宗教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还有它存在的理由。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宗.教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这是毫无疑义的,而宗.教消失的条件就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随着时代迈进,科学精神及理性智慧的不断深化,宗.教也一定会消失。
第一,宗.教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课题,考古学证实,宗.教不是与人类社.会历.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社.会现象。因此,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不再需要宗.教的作用和功能,宗.教就会消失。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人类先民的图腾信.仰,图腾对于人类先民组成的部落来讲,这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成为遗迹了,只有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图腾感兴趣。
第二,从民.族发展角度来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让宗.教信.仰成为主流社.会意识。比如中.华文明就被认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占主流意识。实际上,在中.国的帝王术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说过“神道设教”,意思是老百.姓愿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在这样的民.族中,宗.教也不会永远存在的。
第三,从宗.教发展历.史来看,宗.教总的趋势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离原则,宗.教脱离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其逐渐成为一种纯精神的东西;一个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东西变为习俗,可宗.教的特征逐渐减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变化的,人还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古猿到人是一个过程,即使发展到人这个阶段以后不会停止,而人的发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个信.仰目标就不能变了,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不会永远满足发展着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匿名回答于2021-08-03 08:57:52
存在即有道理,就宗教本身而言,实现了某种意义,起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宗教本身与教义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宗教是一种组织,是活动的载体。而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学说的延续。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一定作用,不可磨灭。但与传统文化与教义应该尽量区分。不应是某某宗教团体的行为或者是言辞影响到教育本身。
匿名回答于2021-08-03 18:26:54
正规的鼓励人们积德向善的宗教信仰应该存在,那些邪教组织、伪善组织、和想颠覆国家政权的邪教组织就应该铲除,对那些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宗教组织应该发扬光大。宗教信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存在,如果不允许有宗教那么世界可能就乱套了
匿名回答于2021-08-03 18:34:07
宗教是否应该存在,应该看它弘扬的是什么,如果宗教弘扬的是仁爱友善宽容,弘扬真善美,这样的宗教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这样的宗教是应该存在的,它和道德一样,在思想领域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健康向上。
如果宗教弘扬的是反科学,宣传假恶丑,这样的宗教就不该存在。
匿名回答于2021-08-03 19: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