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三国演义中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昭称为?

刘禅被俘后,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典故,被司马昭封安乐公。

匿名回答于2021-03-21 22:38:30


三国刘禅被俘后,被封为“安乐公"。

匿名回答于2021-03-21 22:38:49


因为刘禅被俘虏后,天天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乐不思蜀,被司马昭封为安乐侯……

匿名回答于2021-03-21 22:41:47


安乐公,公元263年 ,司马昭在洛阳晋王府设宴招待 蜀后主刘禅,席间问,此间安乐否,颇思蜀否?后因答话而得名。

匿名回答于2021-04-21 09:34:46


刘禅的爵位是安乐公。公元263年,魏国进军蜀国都城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随后被迫迁往洛阳,司马昭以魏元帝的名义封其为安乐公,建立了安乐公国,食邑万户。还把他的子孙和原蜀汉重臣五十多人封为侯。一次,司马昭在宴请诸大臣时问刘禅:“你在这里怎么样?还思念蜀地吗?”

刘禅答:“我在这里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地了。”

这就是“乐不思蜀”成语的由来。

匿名回答于2021-04-21 18:10:22


刘禅被俘虏之后册封安乐公。

刘禅,即蜀汉怀帝,字公嗣,荆州江陵人,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223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匿名回答于2022-02-15 18:50:0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