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王朝兴衰定律?

中国:古代王朝兴亡的定律


自秦二世始,开宦官干政之先河。


故秦亡于赵高,汉衰于十常侍,唐乱于宦官,宋败于童贯。


明太祖吸取前朝教训,定下铁训:


太监干政者,杀。


然而,他的子孙并不听祖训,明之太监干政者最为激烈,终危于魏忠贤。


清虽为洋人所弱,实亡于朝廷,安德海,李连英者,祸首也。


纵观中国古代王朝,莫不兴起于将相,而衰亡于内侍。纵弱小之国,盖未能免。蜀汉赖孔明而兴,宠黄皓而亡。


秦汉之悲,后世君王知之,然何以续宠内侍?


君王贵有天下,却称孤道寡,恐武将不臣,忧文臣不忠,而可信之人,唯有内侍。


宦官者,心无苍生,唯忠于君王。心无大爱,唯一己私利。故危虽起于天下,实源于朝廷,而源生于内侍之害。


自古君王国破身亡尚不明其里,怪罪上天不佑者,比比皆是。


古语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之王朝,兴于匹夫之苦,亡于内侍之利,诚可悲也。


读史有感。

匿名回答于2021-03-07 22:21:35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历代王朝的统治模式的规律周期有很大关联。

历代王朝初期奠基人在草创和艰苦创业中,会吸取前朝教训和历代兴衰规律而不断去探索和完善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通过严格的地方直管制度,统一的思想文化,统招的中央直选官员,及国家经济财政金融的绝对垄断,从各方面来完备国家制度以实现国家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匿名回答于2021-11-19 05:43:1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