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孔子的九思中什么是与人相处的态度准则?

  “ 言思忠”   “ 言必信 , 行必果”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 , 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美妙 , 因为它追求的是表里如一 ( 真诚 ), 遵循的是言行一致(信义 ) 的原则。

“ 言必信 , 行必果” 中的一切皆发于 “ 言”, 所以就应当 “ 言思忠” 。这就要求我们说话应表里如一 , 心里怎么想的嘴里就怎么说。人们一直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就是说的这一点。表里如一的人不会在与人交往时刻意伪装 , 而是真诚坦率地与人往来 , 把真实的自己显示给对方 , 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真实感情 , 也不百般掩饰自己的缺点。言思忠还应当做到谨于言,而慎于行。古入曾讲过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 一语不中则衍尤骈集 ;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 , 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 ” 。意思是说即使十句话说对九句也未必有称赞你的 , 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遭受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励 , 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计谋失败 , 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视思明。意思是看就要想看得明白 , 看得清楚。  听思聪。意思是听就要想着听得清楚。  色思温。意思是脸色要想到表现出温和。  貌思恭。意思是容貌要想到谦恭。  言思忠。意思是说话要想到忠实。  事思敬。意思是做事要想到恭敬。  疑思问。意思是遇到疑惑要想到发问。  忿思难。意思是受了冤屈 , 有了义忿 , 不要躁动 , 要节制自己。  见得思义。意思是见到利要想到是否应该得到。

匿名回答于2019-12-28 08:24:56


“貌思恭”是与人相处的态度准则。

貌者就是一个人的仪容、仪态。君子和别人交往,应该在着装和态度上都要使别人感受到尊重,真诚待人,人与人交往就像对着镜子说话,你如何待人,别人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反馈。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06:58:5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