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 【rén jūn kě zhī pèi shōu rù】含义: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由于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减少,造成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
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国家统计部门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当中,最能反映物价对人民生活影响程度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都是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15:45:12
人均收入的意思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平均每人一年的收入。比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就是家里平均到每个家庭成员的收入。家庭收入的主要内容:1、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从事经营的净收入以及其他劳动收入。
2、离退休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以及失业保险金。
3、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征用土地补偿费以及生活补助费(含职工遗属补助)。
4、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
5、存款及其利息、有价证券及其红利、购买彩票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
6、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
7、出租家庭资产获得的收入及其他应当计。
匿名回答于2022-02-28 19: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