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声、仄声、入声都是声调的概念。
现代汉语声调分为4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阴阳上去”。
古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4声,4声中,根据各个地区方言的调值不同,各分阴阳,最多可达“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声调。
平声很好理解,就是普通话中的1、2声,阴平、阳平。
仄声就是平声以外的声调,上、去、入都是仄声。
上声和去声大约等于普通话的3声和4声,说大约,是因为有的地区分有阴阳之分,调值是不一样的。
入声是仄声的一部分。如果你是北方人,你肯定不知道入声怎么读。如果你是南方人,你的母语中很可能保留了入声字。入声的发声特点是短促有力,你可以用你的方言试读一下以下汉字:
木北觉一不月达八切约夕历力十合叶甲
如果你能感受到它们发音调值有相同之处,且短促有力,那么,你就对入声字有了感性的认识。
以上举例的17个入声字,分别属于平水韵17个入声韵部,很具代表性,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建议阅读《平水韵表》和相关音韵书籍。
匿名回答于2019-06-16 18:54:26
意思:
一:我们的拼音有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一声二声就是平声,三四是仄声
另外,轻声也算平声
二:
“平韵”指这一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
“仄韵”指这一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
作用:
那个字该怎么念就怎么念,平仄声主要是对作词作诗做要求,目的是使诗词读起来顺口。古体“诗”是不要求格式和压韵的,近体“诗”的压韵有一定的规律,原因是他有了固定格式,具体规律有多种情况,需要长篇分情况解释的,也不知怎么打字说明,最简单的你随便抓几首李杜的诗把平仄标上就能看出点规律!“词”其实不是作出来的,是按“词牌名”填出来的,每个“词牌名”都规定了共有多少个字,多少字一句,每个字上是“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匿名回答于2019-10-24 0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