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字记录,登封的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崇地(远古时期大禹父亲鲧的封地),【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划分九州的事就是发生在这里,远古时期的传说总是被涂抹了很多神话色彩,但我认为,时间不会说话,文化的传承会告诉我们答案。在民间,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在嵩山,有太室山与少室山,相传这是以大禹的两位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在太室山下有启(大禹的儿子)母阙、启母庙(只剩遗址)、启母石,都是以大禹妻子为原本;在登封市内有崇高路、大禹路,这些都是大禹文化在登封广为流传的见证!
登封一带作为远古时期大禹家族最初的封地,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位于登封告成镇的观星台就是天地之中建筑群的核心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至今保存完好,现在已被外围新砌的围墙保护了起来,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原、中华、中国的“中”字的含义就出自这里。
匿名回答于2021-05-18 00:59:15
在中国人的早期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之中心则在中国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登封一带,登封的嵩山是天地的中心。
中国早期王朝将这里作为建都之地,以象征皇权神授。据统计,从周武王开始至清代末年,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祭祀、封禅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
以“天地之中”理念为动力,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热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代表作品汇聚于此并得到了真实保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的内容主要有8处11项,包括观星台、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
匿名回答于2021-07-18 20: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