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20岁男子加冠之礼与“及笄”有什么关联区别?具体点!佐证?

因为古人并不是二十岁才加冠啊。

加冠和笄贯就是成年礼,没加冠和笄贯的,从礼仪上来说,就没结婚的资格。而结婚前,大人就务必要向世界证明孩子“已是成人,可担待婚姻大事了”,因此虽然书上说“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这么执行。

举例,鲁襄公十三岁加冠,万历帝长子朱常洛十五岁被要求加冠,宋高宗赵构十六岁加冠,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着说的是虚岁,他们加冠的实际年龄还要更小。譬如朱常洛被大臣要求加冠的年龄是十五岁,实际上他那时候连十四周岁都不到(万历十年八月~万历二十四年二月)。

民间也这样,争相早婚,风气很差。有的骚年太小,十三岁要娶媳妇,就赶着结婚前一段时间赶紧给来个加冠礼。也许你会说“他还是个孩子啊”,对,就是个孩子,但风气如此,等到二十岁冒头,就很难娶到媳妇,到二十五岁就非常艰难了。

几十年前,曾有一曲阜骚年,明明已经“成年”,明天就要娶媳妇了,却还露着个小鸡鸡,光着屁股满街跑。这大约与古代的风气和社会有很大关系,因此古代人在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很感慨,认为不该这样:

(《礼记》曰)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近今风气浮薄,不必拘古礼。大约不可过早,亦不可过迟。

总宜婚配及时,以杜其邪淫之渐。至于初婚时,少年血气未定,不知撙节,每从数月内,种下一生病根。或成痨瘵,甚则夭亡,即觉而知悔。

这是说少年结婚的害处,最主要是不知道克制。我乡有句俗话,曰“娶了媳妇肿屌”,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匿名回答于2019-06-15 21:33:5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