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革“指的是: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2、出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
是国家稳固不是靠着山河的险要,威信于天下也不是靠着兵器的锋利。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更倾向于政治而非军事,说穷兵黩武并不能是国家长久的强大,长久的稳定,要固国,要威信于天下,更重要的是靠德政。
匿名回答于2021-05-28 20:23:07
1.威,是威慑的意思. 不凭借军事就能威慑天下. 2.畔,通"叛",背叛的意思. 3.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三藏坚持不懈的信念;让我们感受到了诸葛亮惊世骇俗的智慧;让我们感受到了保尔崇高的理想.
匿名回答于2021-10-05 23:29:08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作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整句子为:“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孟子这一主张,旨在强调实施仁政的重要性。
匿名回答于2021-10-06 02: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