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水的热传导性差水表面接触冷空气而结冰。
当气温降到0度以下时,通常流动的河水先从表层开始结冰,那是因为表层接触低温冷空气而使其温度首先下降到冰点,黄河冬季的凌汛即由此产生;河水深层的温度仍然高于表层,水中的鱼类就都躲到水的深层去了,所以冬季钓鱼要往深处去钓,叫“冬钓潭”;随着低气温的持续,河水表层冰的厚度也逐渐向深处延伸,冰层越来越厚,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匿名回答于2021-11-07 00:06:36
水为什么从上面结冰是因为水的热传导性能差,水面的温度首先到0度,水面就结冰了,然后从水的表面向深延续,水的深处水温不到0度,水深处就不会结冰。这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所以到冬季水面乙经结冰了,而水深处却不会结冰的原因所在。
匿名回答于2021-11-07 00:26:40
这要从水密度性质说起,通常情况下(气压在地球表面标准大气压上,下)四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即:
1吨/立方米。由此可见,自然界中寒冬地区的江,河,湖,沼泽,海,表面与空气接触的水,在放热降温时一旦降至4摄氏度就将下沉形成上下对流,由此,水的底部水温应保持4摄氏度以上,而表面低于4摄氏度水持续散热达到o摄氏度再散热而结冰,冰的密度:o.9千克/立方分米,小于水的密度,从而漂浮在水面上,又起到防止冰下水继续向外散热的作用,延缓冰下水结冰的速度,或阻止了冰下水继续结冰。所以,及使是北冰洋,冰盖下还是有水的。
匿名回答于2021-11-07 0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