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核心问题有点大,改天有时间再答
先回答一些小问题
题主在问题中说
凭我自己的理解稍微回答一下
1.学个大概甚至还没学懂就能及格
题主别看大学比中学多了平时分,其实现在大学也是应试教育,并且大学的考试题不像中学那样多变。考点固定,思路固定,方法固定,是大学考试的三大主要特点,所以如果你能掌握这些再外加一些应试技巧的话,在没学懂的情况下及格甚至高分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一句话
考高分不一定学懂了,学懂了一定考高分。
题主可能又会问:
大学为什么要弄应试教育呢?
因为应试教育相对公平,很多老师都在教同一门课,平时分如果过多,那么老师的因素就会有很大影响,有的老师给分严,有的老师给分松,所以大学课程还是把期末考试的占最后成绩的比例调的比较大,一般都会过50%,有的甚至到80%或90%,这其实与应试教育差别不大了。
题主可能还会问:
那为什么不加大考试难度,让学生学好才及格呢?
有几个原因
1)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地基础教育水平不同,加大难度的话,来自教育资源缺乏的地方的学生就更吃力。
2)大学很多课程以后工作中用得很少,并且就算你学好以后用的时候也差不多忘了,所以先把知识的广度打好,有一定深度就够了,以后你可以视自己需要再学深。
3)挂人太多对老师、对学校都是不利的。
为什么不利?
对老师,别人会想:你班上的学生挂这么多,是不是说明你的教学水平有问题?你教课教得好烂!
对学校,别人会想:堂堂985高校,挂这么多人,你学校的学生生源好差哦,是不是学生都在寝室打游戏,垃圾学校,国家白给你拨这么多款!
那哪些人会挂?
整天学得很少,作业不做或抄同学的,经常不去上课,考试前课本没看几眼,以及其他你觉得不挂他都天理难容的,这些人才会挂!
如果你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不说上90,也至少80+;你稍微打点折扣,也能及格。
2.考完以后考差了也不知道自己错哪了,就那么结课了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就算你知道错在哪儿,多半也不会再去管它了(
大多数人心里想法:反正都结课了,学分到手了,很多课以后工作又用不上,哪还有闲心去管它错在哪儿
)
我统计过,大学四年课程一共要学50门左右,很难保证你样样精通,并且你也没必要样样精通。本科教育的实质是让你对你的专业建立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目标不是说你每个知识点都弄得很懂,而是说你知道你专业的整个知识体系是怎样的,知识面要广,好为你以后工作或者读研做准备。工作或读研其实是让你再仔细钻研你专业的某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上能做到深入了解,学以致用。
当然,学霸能够对专业的大多数知识有透彻的了解,这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以后工作或读研上手会快些。
最后
我的建议
:
题主还是认真学好每门课,多与同学、老师交流,不要做
自以为是
的人(这点很重要,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或者说考后成绩与自己的估分差距过大,就是因为自己自以为是,自己觉得这种做题方法是对的,考试按这种方法做了,但其实这种方法是错的),这样考试就问题不大了,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中上水平的人,大学学习这块算比较圆满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25 14:50:50
答案是基础不扎实
基础不扎实是大部分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的原因。期末考试试卷当中,有80%左右的基础题。基础越是薄弱,基础题丢分越多。基础题拿到的分数少,难题拿不到分,这样期末考试成绩自然差。想要提高成绩,中学生要打牢基础,把教材上的知识学扎实。这样不管考试考什么,我们都能应付自如。
匿名回答于2022-04-23 13: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