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使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其实就是计算退休金。退休金=(基本工资+奖励、绩效工资+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补贴)x固定的计发比例。计发比例与工龄挂钩,比如工龄40年以上就是90%。
新人使用“新办法”计算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过渡基数×平均缴费指数。
匿名回答于2021-09-18 01:29:41
因为中人的养老金计算有新老两种办法。
老办法计算中人退休金,是因为退休中人补发养老金,要采用新老两种计算办法。老办法是按照退休前的工资,进行一定比例的折算,比如部分地区是40年工龄以上的,退休金就是退休前工资的90%。新办法是现行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就是基础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新老办法计算得出结果后,如果新办法比老办法的待遇高,那么每年增加高出部分的10%,至到2024年,发放高出部分的100%。
匿名回答于2021-09-18 01:39:07
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决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鉴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关键是解决好“中人”的过渡问题,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决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等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过渡办法。在过渡期实行特殊的过渡政策,按照新计发办法,养老金减少的不减发,增加的逐步增加。
退休金计算方法举例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匿名回答于2021-09-18 01: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