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的大臣上朝的时候手里为什么要拿个朝笏(就是手板,用象牙或玉做成的),起什么作用?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

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

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匿名回答于2020-02-23 01:05:2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