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对象是王公功臣以及先代贵族;作用是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对统治不利。 内容: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分封制是西周王朝立国的基础。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此外,还封纣子武庚禄父。分封制的大规模实施是在周公摄政和成康时期,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匿名回答于2022-01-22 17:40:27


.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

3.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12:07:55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守卫周王室。同时也为了守卫边疆,镇压反抗周王室的反叛者,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主要内容:分封周王室成员、有功的大臣,先代圣贤的子孙后代。内分封以血脉为基础的长幼尊卑有序,外法度。内分封外法度共同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匿名回答于2021-06-03 09:24:36


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 、平民、 奴隶等分给亲属、 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向天子交纳贡品, 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 开发了边远地区, 加强了统治, 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匿名回答于2021-06-04 08:28:13


分封制是古代君主将自己的王室或者皇族成员,以及贵族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共同维护和统治国家的一种制度。

分封制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人口授予王室成员或亲戚、功臣等,封为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受封诸侯接王室领导,治理诸侯国。各地诸侯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而周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顺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减少统治成本


周王朝的建立本质上属于奴隶社会国家的再次建立,而当时的王朝初创,国家领土迎来重新洗牌,而人口和生产力却并未跟上;换句话说,周王朝并不具有完全统治辽阔疆域的硬实力。与其地广人稀,造成土地浪费和权力真空,不如分封给诸侯们,让他们代为管理,只要听从王室的管理和指挥即可。


而当时的社会以及思想的发展也不足以创造出更好的服务于统治者们的先进政治体制,所以周王朝也延续了商朝的政体。即便诸侯国权利极大,但他们仍然在朝中有相应的官职,受到相应的约束,每年会定期纳税,守卫边疆,军队接受调遣;而这样的方式使王室节约了极大的统治成本,而取得了几乎相同的统治效果。



2.为了褒奖追随周王开国立业的有功之臣


在奴隶制社会法律以及经济体制不甚完备的时代下,有功之臣要的可不是什么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也不是明清两朝时只有头衔没有实权的空头王爷,而是要的实实在在的爵位以及相匹配的封地,因为在成产力极其有限的远古社会,土地和人口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功臣的犒赏不能够让他们满意,甚至会影响到王朝初建的政权稳定性。所以,对于周王来讲,分封土地给诸位有功之臣,是实至名归的好处,也是唯一的办法。


3.王权的深入统治和维护王朝的安全


周朝创立初期,因为战乱和民力的耗费,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王室的军队也不足以拱卫全国的领土安全,并且在原有的诸侯国领土中,其实是有大大小小的方国(独立于王权统治之外的部落联合体),他们以部落的方式互不干扰,而周王朝现有的力量并没有真正深入到统治基层。


另外,在周武王灭掉商纣之后,其实国家并不是没有外部敌人,北有北戎,东有东夷、淮夷,他们对周王室的安全有着实实在在的威胁。而分封诸侯国能够利用诸侯手中兵马去抵御异族的领土侵袭。这样一来,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组成的防御屏障便能时王朝的中心安然无忧。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05:24:0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