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记载中的“更始元年”,就是指的汉平帝登基后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一年。王莽作为西汉的大司马,就是在这两年中,掌握了西汉帝国的大权。公元前一年和公元一年对王莽来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年。
王莽因为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利用汉平帝发布诏书,尊奉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孔子在王莽的推崇下,成为了西汉帝国的圣人。以王莽为首的外戚势力步步紧逼,不断蚕食着西汉刘氏的皇权,西汉帝国岌岌可危。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1:18:29
公元一年,正处在西汉元寿二年,汉哀帝刘欣去世。
汉哀帝这时刚刚登基七年,就因为沉迷享受,重病而亡,年仅25岁。可以说,我国的历史中,公元前和公元后,分别属于两任西汉皇帝。
汉哀帝去世后,王太皇太后斥责了汉哀帝的宠臣董贤,在诏书中:“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其上印、绶,罢。”
王太皇太后以董贤蛊惑君主,害死汉哀帝为由,罢免了董贤的职务。董贤知道自己罪过太大,当晚回到家中,自尽而亡。王太皇太后找到自己的侄子王莽,让他接替了董贤的职位,担任了大司马的职务。
在王莽的指使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被迎奉进入长安,册立为皇帝,史称“汉元帝”。汉元帝在公元前一年登基为帝,第二年改元更始,在记载中:“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译献白雉一,黑雉二,诏使三公以荐宗庙。”
这个记载中的“更始元年”,就是指的汉平帝登基后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一年。王莽作为西汉的大司马,就是在这两年中,掌握了西汉帝国的大权。公元前一年和公元一年对王莽来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年。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1:21:11
农历辛酉年,西汉。公元1年在位皇帝是西汉平帝(刘衎)。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传说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西元元年,从西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
公元1年是中国辛酉年,西汉朝代。公元1年在位皇帝是西汉平帝(刘衎)。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传说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西元元年,从西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于是就改称公元,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1:21:25
公元一年是西汉平帝刘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后都洛阳,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 ,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拓展对外交往,并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1:23:26
公元一年是西汉末年。(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西汉上承秦朝,共历12帝,享国210年,与东汉统称为汉朝。经过汉初文景之治,西汉在汉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域,奠定汉武盛世局面。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
当时的皇帝是汉平帝(刘衎,原名刘箕子,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3日),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1:27:12
公元一年是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1:32:23
史料记载:公元1年,平帝立,封王莽为大司马,景卢从大月氏伊存受经,佛教始传中国。
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的公元1年,对应的应该是西汉末期的原始元年。
公元1年,9岁的汉平帝刘衎登基。46岁的大司马王莽辅政,加官太傅,尊为“安汉公”,增封28000户食邑。
同年6月,王莽极力推崇和拔高孔子,通过年幼的汉平帝发布诏令,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孔子正式坐上国家的圣人神坛。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1: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