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六艺指的是什么?

通常我们所说的六艺,是指《周礼》中描述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然而,儒家的六艺有所不同。《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那么,儒家的六艺是指什么呢?跟《周礼》的六艺又有什么区别呢?

儒家的六艺则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解读儒家六艺,说:“《乐》是用以调节精神的;《诗》是用以端正语言的;《礼》是用以明确规矩的;《书》是用以推广道德的;《春秋》是用以判断事情的;而《易》与天地共始终,是上述五艺的本源。”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

截至班固所处的西汉,对《易》进行阐释的有十三家,著作共二百九十四篇;对《书》进行阐释的有九家,著作共四百一十二篇;对《诗》进行阐释的有六家,著作共四百一十六卷;对《礼》进行阐释的有十三家,著作五百五十五篇;《乐》类著作共六家,一百六十五篇;《春秋》类著作共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凡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

凡诗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

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

根据班固的统计,六艺名家共七十家,著作共二千七百九十篇。

奇怪的是,班固又将六艺分为九种,即“序六艺为九种",除“诗”、“书”、“礼”、“易”、“乐”、“春秋”之外,还把“论语”、“孝经”、“小学”加入六艺之中,如此,称之为九艺或许更为恰当。

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凡孝经十一家,五十九篇。

凡小学十家,四十五篇。

可见,儒家的六艺与《周礼》的六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周礼》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即“礼节、音乐、射箭、驾车、文学、算术”这六种技能,而儒家的六艺则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

后人在解释《史记·孔子世家》中“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时,往往解释为孔子有三千弟子,身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多达七十二人,其实不然,此处的六艺指的是儒家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因为上文写得很明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而非“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可见,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中,并不包括射箭、驾车以及算术,而仅止于《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史记·孔子世家》

匿名回答于2019-06-07 23:34:14


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匿名回答于2020-05-31 01:36:18


六艺,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

《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三国·吴·韦曜《博奕论》:“伎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不由其道。”

⒉ 亦作“六蓺”。指儒家的“六经”,即《礼》、《乐》、《书》、《诗》、《易》、《春秋》。《史记·滑稽列传》:“孔子曰:‘六蓺於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晋·葛洪《抱朴子·安贫》:“六蓺备研,八索必该,斯则富矣。”

明·顾绛《述古》诗:“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

王闿运《侯官陈君墓志铭》:“总角之年,研精六蓺。”

⒊ 王莽时六种字体。即古文(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匿名回答于2022-02-28 18:14:4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