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礼:礼节(即今德育)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音乐 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大武等古乐; 射:射箭技术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书: 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算法(计数)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匿名回答于2019-06-21 08:32:17
三纲五常六艺是古代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三纲是指:1臣以君为纲。
2子以父为纲。
3妻以夫为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六艺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个才能,出自《周礼?保氏》: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简称为:礼、乐、射、驭、书、数六艺。
匿名回答于2021-12-30 0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