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清朝是怎么入关的?


满清在只有十万骑兵的情况下 清朝究竟是怎么入关的!

满清之所以能够很快入关建立清朝,这得益于李自成的失误,换言之,李自成把到手的江山拱手送给了满清。


满清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毫不讳言说:"大清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中夺过来的,和明朝没关系"。


当然这是多尔衮为了缓和清朝和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才这样说的,目的是转移汉民的对满清的仇恨,如果恨就害李自成去吧!这话还确实没有任何违和感。


满清之所以能够入关建国,其关键的一战就是山海关之战。


明朝皇帝崇祯在义军攻北京逼迫下,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这时辽东总兵吴三桂带着5万兵马驰援北京,刚走到山海关就得到了消息:"皇帝上吊,明朝灭亡了"。


早在吴三桂回师的路上,李自成就派人和吴谈条件,要求吴投降,吴三桂犹豫不决。


当部队到达山海关的时候,明朝灭亡了,吴三桂下定决心要投降李自成。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京城中吴三桂的仆人逃脱,冒着风险跑来报信,说李自成的手下大将刘宗敏把吴的小妾陈园园霸占了,还把吴的老爸吴襄勒逼钱财,最后查封府第把吴家上百口人关进了监狱。


吴三桂听罢怒火冲冠,一怒为红颜要和李自成势不两立。显然吴三桂怨恨李自成没有约束好手下的大将。


实际确也如此,李自成进占北京当了皇帝,手下大将和士兵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什么东西都稀罕,都想要。


皇宫里除了金子多,就是女人多。李自成自己没带好头,把皇宫妃子占为己有。


上梁不正下梁歪,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就抢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义军为了搜刮金银财宝,疯狂殴打明朝官员,勒逼他们交出钱财。


这就是李自成短视的地方,整个天下都是你的,你当了皇帝为什么要急于一时呢?


如果我是李自成,首先要稳住形势,然后再慢慢算账,钱财只不过是在明朝的官员手里暂时存着,等形势稳定再拿回来不一样吗?


你看清朝的乾隆皇帝多聪明,明知道他手下的红人和珅贪污,他一直不动声色,等把和珅养肥,乾隆死后,和珅的这些钱财还不都是被儿子嘉庆拿去了吗?(于是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李自成没能及时约束手下,是因为他没有听从谋士李岩的建议,李岩说当前形势要稳住明朝官员,不要勒逼太急,否则容易发生变故"。


李自成不听,随后把李岩打发去了河南。李自成的失误,让他一步步走上了丢失江山的道路。


吴三桂一怒之下和李自成在山海关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09:37:55


1644年,满清入关前,入主紫禁城相信多尔衮是不敢想象的,当然,汉人降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有个什么问题呢?入关八旗十二万,几乎是举国之兵了,中原的人口量级是“亿兆”!在山海关时,多尔衮杀伐决断、坚定刚毅,那是他多尔衮的十二万八旗精锐,相对于李自成闯军、吴三桂铁骑而言,属于第三方角度,不是矛盾的主要方,这个第三方角度自然变成了决定性力量。

他帮哪一方、另一方必败;他观望、等双方两败俱伤即可坐收渔利。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多尔衮每一个决策都是相机而定,没法既定;中原的形势,包括闯军已破京师、崇祯已死那么大的变故都是吴三桂处得知;进入中原后的事情,更是只能随机应变了。汉人叛臣作用,就看多尔衮愿意相信多少了……

因为多尔衮入关后面对的局面要复杂得多!大明政权虽已崩溃,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南京六部名义下控制的力量仍然超过五十多万!但致命的缺陷是缺乏一个法统的领袖,崇祯已死、太子失踪,立宗室难服众望,本来最近的皇室血脉该是福王系,可有多少人买账呢?崇祯负气,自己不走、也不送走太子,哪怕死前发道遗旨,确定哪一只系的皇室后裔来领导抵抗,那这盘棋就还有得下。

他不!京师被围时,他已插翅难飞,李闯居然还要求谈判,说是封他西北王、犒赏百万军饷,闯军不仅即刻退兵、还能为朝廷荡平天下流寇,重回秩序。说实话,这样的条件无论诚意多少、是根本没法拒绝的,可崇祯偏不!他宁死不跟乱臣贼子妥协,哪怕绝笔之中,仍称李闯为贼。崇祯的做法,不送走太子、不发宗室继续抵抗遗诏,他这是认定大明江山已亡!太子即便到南京,就现在的政府班子那也吃枣药丸;宁死不与李闯谈判,始终将其视为流寇,就是不给李闯任何的合法性!江山社稷,在崇祯眼里,这货更不配!

崇祯怎会不知还有半壁江山仍大有可为,他是对“人”完全失望了,他做不了、所以掩面自尽,无颜列祖列宗;放眼天下,也没有人能撑起这大好的河山。唯有满族!是的,他知道十二万八旗荡平天下的难处,更知道几百万满族统治亿兆汉人是什么概念。他们谦虚谨慎、亦步亦趋;他们虚怀纳谏、认真学习。大清以孝治天下,这不就是学的汉人?满族就是按汉文化传统中、对统治者的最高要求来做的,清十二帝,除了宣统(在位时短),哪一个不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皇帝?

按照清实录记述,皇帝绝对是份苦逼差事。大清入关后,对皇子们的培养、要求近乎到了苛刻的程度。自康熙朝,参与政务的办差阿哥们搞朋党之争、后来演化到九子夺嫡;之后的阿哥们都一律退出政府机构,从此不再染指权力、不准结交臣僚;那他们做什么?读书!特别是秘密建储制以后,所有皇子无差别接受教育。父皇没死一天,就都得好好读书,直到太子接了大位,其他皇子才能开始自己贝勒爷的生活。

正大光明扁背后藏着的储君名字是谁,没人知道,那只要是皇子就得好好读书,每天的学习任务之重,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乾隆爷高寿到自己都不好意思,想想嘉庆几岁才接大位,一干皇子们天天上学读书到了什么时候?当上皇帝,每天的工作之繁重,看看雍正爷在位12年朱批了多少字就知道。那么多字,就是对于专业敲键盘的文秘都够呛,况且还都是些让人操碎了心的事!

都说清一代少昏君,那是爱新觉罗家教好,皇子皇孙们勤奋刻苦,不仅深度学习汉文化,同时还要通晓满、蒙、藏等文化,至少掌握汉、满、蒙几种语言和文字,这在一般人看来,想想都头大。清十二帝(除宣统),谁没本御制诗集什么的,有文化、又吃苦耐劳,能昏聩到哪里?不玩物丧志、不贪恋女色,乾隆爷对三希堂宝贝的那点儿爱好,只能独自躲着偷偷玩一下;不曾如徽宗那般的大张旗鼓;至于清帝的后宫佳丽们,看过照片的男人当知其中的苦楚。爱新觉罗的家教,怕皇帝沉迷美色真是上了狠招的,就说30来岁的隆裕太后,那副尊容,恐怕是不仅光绪皇帝困难、对很多人来说也不容易。

匿名回答于2019-04-09 01:15:06


清朝入关是被吴三桂引进去的 ,当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煤山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借着为崇祯皇帝报仇,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山海关。大清六万八旗兵进关灭李自成,咩南明,从此鼎定中原。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10:56:49


清朝是在什么时候入关的?

答案是在公元1644年。当时的清朝政府在山海关以外,在东北三省。以满人为政权的政府。也就是说清朝政府的开创人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并没有入关。皇太极继位后,打入关内,当时明朝腐败。明朝的皇帝是朱由检。他派吴三桂守边关。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18:27:31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满清入关、清朝入关、入关战争),发生于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的战役。

1644年四月二十三日(大顺永昌元年,清顺治元年,阳历5月28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前,一时难分伯仲。双方鏖战至中午,吴军逐渐实力耗尽,为农民军包围。接着清军猝然袭击,农民军失利,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关。山海关之战是农民军从反明斗争转向抗清斗争的起点,从此以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18:28: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