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人总是要离别?离别时为什么总是伤心?

人生,总有离别,有时无可奈何。既然如此,我们就学着接受它,并把它转化成生活的动力和对那人的思念。离别了,不代表没有相聚的可能。我们,至少要满怀希望,为着那天的相聚而认真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因为,能让我们伤感的离别,可见对方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人,于是,他们也不会希望有一天看到伤感憔悴的我们。离别,人儿不在了,思念是可以的。思念并不总是苦的。看我们的心怎么想吧。对某个人的思念,把那份一起拥有的记忆珍藏在心底。生活中,每每想起,某个远方有那么的一个人在,有祝福,有挂念,有温暖,那是人生宝贵的情谊。我们始终相互牵挂着,那时,即使没能见面,那份情也不变着。这就是所谓的永恒。如果太伤感的话,会对不起那份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记忆哦!每一天,更加的快乐,更加的支持,更加的祝福,更加的放开,生活着,维系着,会令那份共同的记忆愈加的美好,愈加的深刻。 其实,现在这个时代的通讯交通很方便的,好好加以利用吧。一个电话,一封信,……网上聊天,还有视频呢,看得到对方的。偶尔大家假期有空或腾出时间,那远方的人儿没来你这,你也可以主动去那边看对方的。 但愿以上对你有所帮助。愿伤感淡化。愿平安。愿好。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21:19:46


说到离别,古往今来,总是让人充满了不舍、无奈和悲伤,让每一个亲历者无法释怀。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出去打拼的那一年,面对泪汪汪的妻子和不知愁滋味的幼子,不禁流下了热泪。想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哪怕你只是个孩子,第一次住校,心里是不是很难过呢?尤其是现代社会,离别已经成为人生常态。亲人的离别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心如刀割般的痛。“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一面怕就要离家的儿子穿的不暖,临别一针一线为儿子缝制寒衣。一面又怕儿子此去久久不回,矛盾复杂的情感让我们感同身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离别就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无法避免的。离别,是人生的选项,也是踏上希望之路。多少热血男儿为了救国救民,从此再也没有回家。如果当初的毛泽东主席没有心怀天下的志向毅然诀别父母,哪有我们现在的相聚时光的幸福!离别就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为了更好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自愿还是被迫无奈,离别,也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吧!

匿名回答于2019-06-03 06:15:32


00

金塆

刚刚 · 美文领域创作者

人世间聚少离多是常态。自古好男儿志在四方,求仕的人要长途跋涉别妻离母千里赴京;商人为利四海为家;……人非草木,中国人自古以情为重。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与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都是表达友人的离别之情;唐.孟郊的《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更是一个长久别子的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和呵护。中国人民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也是一位感情细腻、重情义的伟人,他在《沁园春.长沙》中对于羁旅海外友人的昔日峥嵘岁月作了深切怀念与憧憬;对于与杨开慧为了革命聚少离多而写下了《虞美人.枕上》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的眷恋和思念!

编辑

匿名回答于2019-06-03 07:30:54


人生离别不由己。缘来相聚,缘去人散,欢聚时要珍惜每一天,分别后就将深深的叹息和思念埋在心底。生寄死归,每个人的归宿皆是如此,再难割舍也无可奈何。

那天的凌晨四点,当布满繁星的天空笼罩着广袤的河北平原时,我站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肥沃的沙土地中静静躺着我亲爱的表弟。我星夜兼程一千余里,依然没来得及见到他最后一面,此刻我与他天人永隔,距离一抔黄土。姨妈和姨父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挽留住弟弟,饱受病痛折磨的弟弟,离世前憔悴不堪,弥留之际喃喃自语要回家,家人依嘱把他安葬在家族墓地中。

曙色中,当纸扎的祭品伴火焰腾空,随旋风而去之时,泪眼朦胧中的我感觉弟弟的目光在深深注视着我们,我宁愿相信他在另外一个维度继续生活。

也许未见到辞世前的他,对我悲痛的心情是一种安慰。在我的心里弟弟依然是那个高大健壮,温暖细心的大男孩,会体贴的提醒我:“姐姐,你怎么生了孩子就不打扮自己了呢?穿的漂漂亮亮的多好看呀!”会充满爱心的告诉我:“姐姐,我又收养了一只流浪猫。”会热爱生活的来点小资格调:“姐姐,我在学习品红酒,下次你来,我们一起喝酒!”

以前共同度过的画面,一帧帧的闪过:过年时,我们一起贴春联;聚会时,我们在KTV一起唱歌;春雨中,我们满脚泥泞的一起爬山;烦恼时,我们互相鼓励。

如今,这一切都随风而逝,离别的伤痛总要在世的人细细咀嚼,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也要挥泪前行,这肯定也是弟弟的最后心愿。希望亲爱的弟弟在另一个世界幸福的生活,没有病痛。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匿名回答于2019-06-03 18:56:2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