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闵行区境内可通行3000~10000吨级船只,属一级航道。龙华以下以航运功能为主,江面宽约550米,最大水深17.4米,航道最浅处水深9.1米。黄浦江航道从吴淞口至松浦大桥一段可通万吨级轮,松浦大桥至毛竹港可通1000吨级轮船,龙华港以下两岸均为装卸区,龙华港以上局部有浅滩。上海市60%以上输入货物和98%以上外贸物资均由此航道出入,客运线年客运量在600万人次以上。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19:48:15
万吨巨轮哦,居然能开到陆家嘴摩天大楼的脚下,与繁华都市形成强烈反差。站在陆家嘴江岸,我听到一阵阵轰隆隆的汽笛声,就像是从100多前工业时代穿越回来的巨响。
带着这个疑问,我查询了一些材料才发现,黄浦江是一条很神奇的河。
黄浦江全长仅约113公里,和长江、珠江、黄河等大河相比,微不足道,但是其通航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首先是宽度,黄浦江上大部分河道的宽度都超过了300米,而且很多地方超过500米,对一条仅100多公里长的河来说,算是很宽了。
第二是深度,黄浦江在上海市区的最大水深接近17米,最浅的水深也接近9米,从吴淞口至松浦大桥一般都可通万吨级轮,全程通航几千吨的货轮没啥大问题(数据来自网路,仅供参考)。
也就是说,因为拥有优秀的通航能力,所以上海至今保留了黄浦江的通航功能,没有禁止货船进出中心城区。
那么,同样作为港口城市的广州,为什么市区看不到万吨巨轮呢?我了解到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通航能力相对不足,珠江出海口属于弱潮出口,淤泥沉降比较多,所以中心城区通航万吨巨轮有困难,例如广州港的主体早已从黄埔港转移至南沙港。
第二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航道管制。
据南方网报道,早在2002年7月1日,广州就对人民桥到华南大桥的珠江前河段(越秀、天河与海珠之间的航道)将实施航道管制,禁止大货船出入,前航道的功能逐渐转化为旅游和休闲,不再具备物流功能。
而途径广州的货船,需要绕道珠江后航道(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的航道),增加航程约4公里。
简而言之,广州城内的珠江有多条河道,相对上海多了一个备份,即使把前航道管制,还有后航道、沙湾水道等多条航道可通航。
所以,广州市区(江面)之所以能修人行桥、能作为纯粹的旅游和悠闲水域,受益于珠三角特殊的地理因素。
匿名回答于2021-06-29 02: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