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人怎样称呼教室?

古代应该叫学堂 写小说你可以给学堂起个名字什么轩,斋,阁,等等

匿名回答于2020-01-03 21:56:00



学堂是旧时对学校的称呼,指的并不是教室。

旧时的学堂校长老师教务主任都是一个人,教室就是一间房子,也是学校也是教室,所以称学堂特定称呼,你可以叫某某斋,某某堂,某某庵,某某室等等。

而且古代的学校名称不单是私塾。

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谓的,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9:15:11



古代应该叫学堂

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9:19:06


教室在古代是叫学堂、私塾

因为古代还没有“教室”这个词,“夫子”是表示非常尊重的意思。

每个朝代都有不一样的名称 古时候人比较稀少加上穷人比较多念不起学堂所以读书人很少 一个老师教不了几个学生怎么去分班级 所以古代没有班级只有几个等级之称 等于现在的小学 中学和大学 现代社会 上学的人多 才区分班级的比较好管理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9:19:16


古代老师教书的地方叫做书院。

2.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9:21:07


古人称老师叫先生,教室应该叫学堂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9:23:57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离现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9:24:08


书院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末,历时千载。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传道授业的“大学”之地,遍及华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

藏书、供祭和讲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由于藏书是古代书院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书院藏书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藏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四大支柱。

匿名回答于2021-10-20 09:27:0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