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可人厚德.慈爱仁@亲~
匿名回答于2019-06-25 23:18:25
从字面上分析善良是善与良的组合,善与良都是美与好的意思,所以善良是美好的象征。善良多半用在形容人的品行上,如“某人心地善良有一颗菩萨般的心肠”。所以,爱心、同情心、慈母心、宽容心、善心、温柔心、热心、……都在善良的包涵之内。善良是美德的代言词,她能包含所有尽善尽美的人格和形象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美丽的,是最纯净的展现。 真正的善良是以人的品质表现出来才为真正的善良。 从时间上来说真正的善良之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坚持善举,终身不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空间上来说真正的善良之举不仅是一点一事之善举,而是对万事万物都有善心、善意、善举,“普渡众身”。真正的善良之举是隐名埋姓,不张扬、不作秀、不图回报的善举。 善良之善事、善举,何止千千万万,而我要说的不止是这些具体的东西,我要说的是善良的本质。 人之初,性本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成果除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产生了贫富,便有了强弱;如何对待贫富、强弱,便有了善恶,善与恶是相对而又相伴。佛教中的普渡众生,意即劝人向
首先善良谁都可以有,无论是一个强者、懦弱的人,甚至是地痞流氓。一个真正善良的人,喜欢看到别人的笑颜,而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并且乐于帮助别人。让人感觉十分温暖。
匿名回答于2019-06-27 07:09:16
首先一直保有善良的心态真的太可贵!
善良应该是古今往来一直传播的美德!
善良需要具有三观正,辨别是非的能力!
善良是看到了人性的丑陋社会的阴暗,依然保持自己助人为乐的初心,善良是自己宁愿吃亏也不想多占别人便宜,善良是喜欢换位思考,善良是从不做损人害己的事情,善良的人,人人都喜欢!真正善良的人也总会遇到顺事好事,因为她的心态善良所以看见事情的好坏也是不一样的
希望你我即使看到再多的不公不好,也可以继续保持善良的心
匿名回答于2019-06-28 05:57:22
善良更多的是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品质,而心态则是描述个人的心境状态。
我暂且把“善良的心态”拆分成两个词汇来分别叙述。
首先是善良。不同专业领域和度文字理解深浅不一的人,在描述积极词汇时,不难发现他们的答案都大同小异。善,不仅是面善、心善,还要人善,再继续延伸也有性本善、行为善、语言善等。良,可以是性格优良、人品良、物质良、精神良,针对的范围也算广阔。理解到最后会发现——归根结底,就是全面积极。
其次是心态。同理,心可以是初心、童心、善心、良心、精心、粗心等,写到这仿佛能罗列出成反义词的词汇。态,则为心态、状态、形态、姿态、体态,这些既可以以具体形象存在,也有以抽象定义为主。
综合起来你会发现,善良、心态都能从内到外、从外往里地去进行定义和思考。
如果把这些文字放到具体的人、事、物上面去进行推证,你就会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即积极、正向、正面、向上。
匿名回答于2019-06-28 21:24:10
善良是人最闪光的本性,是亮点,善良是对别人好,实质上是对自己有益,善良的人会把不好的事情缩小,好的事情扩大,思想上和行为是个很正能量的人。
善良的人尊重人,容易接纳人,包容人,不会因为身边的人的缺点就喋喋不休,说个不停似的 ,他会包容人的缺点,对别人的优点适当赞美人,对人心胸宽广,不会因为别人一件小事对自己不利就怀恨在心 ,斤斤计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说法,懂得宽容人,这样的活得会很顺畅。
善良的人看问题会换个角度,事情总得往高出想,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如果这件事不行采取另一件事,善良的人看问题都是积极的,不会对事情琢磨不透,会把事想得更透彻,不会无缘无故怪自己身边的人,对人不会埋怨怪罪人,总是会往自己身上考虑问题再加以改正自己的缺点。
善良的人懂得谦让,不是说自己输了投降了,而是为人做事会忍让三分,不会事事针锋相对,知道视情况而定,看情况做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要讲理,不讲理的人不和他来个究竟,远离不讲理的人你再怎么说服他都是难接纳人,善良的人他就会谦让,容易接受人。凡事不要自己独占着,要学会谦让人,对自己有利的,若不是这样,你会活得越来越不自在,会很累。
有着善良性格的人走哪里都受人尊重,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欺。不是说善良就是否定的,善良是要用在对的人对的事,学会分辨是非,真善美。这个社会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去经历,慢慢的你才懂。
匿名回答于2019-08-01 2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