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东汉封王的人?

张敖为赵王,英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韩信封为楚王、彭越封为梁王,韩襄王的后代封为韩王,把英布的岳父吴芮封为长沙王,还有一个是卢绾,也是燕王. 九个同姓王: 庶长子刘肥(封齐王)、二子刘盈(即孝惠帝)、三子刘如意(封赵王)、四子刘恒(即文帝)、五子刘恢(封梁王)、六子刘友

匿名回答于2021-05-02 03:10:41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曾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赵王张耳死后,其子张敖袭位,燕王臧荼被诛杀后,卢绾获封燕王。因此,在汉初的历史上,异姓诸侯王先后有九位。


九位异姓诸侯王的下场,除赵王张耳病死其子张敖被贬,长沙王吴芮得以留存外,其余不是被诛杀就是逃亡匈奴。

张耳病死,子张敖即位,后因罪被为贬宣平侯。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后燕王卢绾也被逼而叛变,最后老死在匈奴。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外甥吴回所杀。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后来为匈奴作战时被汉军杀死。而得以善终的,可以说只有吴芮一人,长沙国历经五世而亡。


因此,在平定了诸多异姓王叛乱之后,刘邦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他开始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并且宣布:“天下非刘氏而王者,人人得而诛之”。

然而,在刘邦死后,吕后擅政,将他的几个侄子全部分封为王:吕王吕台、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可惜,吕后一死,周勃等人迎代王刘恒为帝,又发起了一场诛诸吕的行动,汉初以来的异姓诸侯王,除吴芮外,皆不复存在。


那么,同姓诸侯王就真的可靠吗?当然不是,到汉景帝时期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就很好的证明了即使是同姓,诸侯王也同样有叛乱的可能。自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起,对王国之权进行了如下限制:

1、王国重要官吏不得自置,只有2000石以下级别的官员王国才可以自置;

2、诸侯王无朝廷虎符不得发兵,限制了诸侯王之军权;

3、山海湖泽之利归朝廷,王国不得擅自开发利用;

4、诸侯王必须定期朝觐,平时不准私自出国境。

5、诸侯王不得爵人赦死罪,亦不能收纳亡人藏若亡命。

6、诸侯王不得私交外戚,不得对朝廷大臣私行赏赐,不得与其他诸侯王私下交往。

自此,藩国问题便慢慢不再成为汉朝的主要威胁。

匿名回答于2021-05-05 01:33:0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