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黄沙始到金是《浪淘沙九首(其八)》,作者刘禹锡,意思是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诗人的深刻感受,也给了后人以哲理的启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
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尽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匿名回答于2022-02-12 10:19:2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八中的诗句。全诗的字面意思: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全诗如下: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匿名回答于2021-10-13 01:04:30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浪淘沙九首》为刘禹锡从京官调任地方之后所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八首。
匿名回答于2021-11-26 19:04:49
淘尽黄沙始见金全诗是:“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
淘尽黄沙始见金是刘禹锡从京官调往地方官之后,怀着愤激之情而创作的组诗《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八首。反映了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宦官当权,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
匿名回答于2022-02-12 23: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