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基础高度是指基础本身的垂直距离(厚度).一般基础的埋深和基底宽度的确定都要根据地勘报告和上部结构的荷载来定。基础埋深的大小关系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及造价的高低。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基础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力的要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应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设置在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
存在地下水时,如粘性土遇水后,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使土的承载力下降。
含有侵蚀性物质的地下水,对基础将产生腐蚀。
匿名回答于2019-08-02 17:36:37
基础设计中基础高度是根据,标高基础,包括垫层来确实的。
从受力和传力的角度考虑,由于土壤单位面积的承载能力小,上部结构通过基础将其荷载传给地基时,只有将基础地面积不断扩大,才能适应地基的受力要求。
根据试验得知,上部结构(墙或柱)在基础中传递压力是沿一定角度分布的,这个传力角度称压力分布角,或称刚性角。
由于刚性材料抗压能力强,抗拉能力差,因此,压力分布角只能在材料的抗压范围内控制。
如果基础底面宽度超过控制范围,致使刚性角扩大,这时,基础会因受拉而破坏。所以,刚性基础底面宽度的增大要受到刚性角的限制。
匿名回答于2021-12-17 22: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