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是: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因此,衬托手法的运用有多种事物的参与。
这句话描写了观潮之前的大情景,在声势浩大的潮水来临之前,一切都是分外平静,衬"景"托"景",这样潮水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更深更美了。扩展资料:《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衬托手法的其他运用:
1、衬“动物”托“动物”。
小鱼在水里是非常机灵的,但是翠鸟能"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机灵的水中小鱼竟敌不过翠鸟,可见翠鸟动作的迅速和敏捷。
(《翠鸟》)
2、衬“明”托“暗”。"阳光照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那么到底黑到什么程度,可以看见"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身上发出的许多微弱的光点。
(《海底世界》)
匿名回答于2019-07-24 22:21:58
作者于多处运用映衬手法表现江潮的壮丽雄伟、水军的骁勇善战和吴儿的刚健勇猛。
第二段中,描写交战场面“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接着笔峰陡转,“烟消波静”“一舸无迹”,以倏然而至的静态反衬先前攻势的猛烈,蕴含着对水军行进速度之快、变化之奇的高强本领的赞誉之情。
匿名回答于2022-04-06 2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