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晶体溶化时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它的内能了所以温度不变。
比如水和冰:虽然温度不变,但随液体的增多,内能增大。0℃的水比0℃的冰内能大,当冰水体系中水的含量增多,则冰的含量降低,体系内能增大。 从微观来讲,虽然温度不变,水分子和冰分子(暂且称之为“冰分子”)分子动能是相同的,而分子间距不同,则分子势能不同。水分子分子势能大于冰分子的分子势能,所以0℃水的内能大于0℃冰的内能.固体,液体是物质的状态,它们是可以转化的,当固体的温度上升内能增大达到它的液化临界点时就会液化,反之就相反。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02:27:10
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以及金属晶体熔化时都要破坏化学键。只有分子晶体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构成晶体的粒子间若有化学键,熔化时就要破坏化学键。
破坏化学键吸热,融化后就自由了融化前固定具体解释:晶体分子排列规则,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因此它具有动能,由于规则排列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又具有热能.晶体在开始熔化之前,吸热使物体获得的能量,主要转变成分子的动能,因此晶体的温度不断升高.
当到达一定温度即熔点时,吸热所获得的能量主要用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做功,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使分子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移动,这样分子的有规律排列被破坏,晶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反之在凝固过程中.液体的分子间距离缩水,分子由杂乱无章变成有规则排列,它的势能在减小,而动能却没变,所以液体在凝固过程中虽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在变化,吸热时内能增加.放热时内能减小.非晶体的分子结构与液体相似,是杂乱无章的,吸热所获得的能量主要转化成分子动能,所以温度升高,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熔点.当它放热时,分子动能减小,温度就降低,由液态渐变成固态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0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