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艾克森三因素人格理论?

艾森克(Eysenck,1947,1967)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现代特质理论。
艾森克把人格特质归结到内外倾、神经质和神经质这三个基本维度,构成了四种人格类型,即(1)“特殊反应水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于误差因子;(2)“习惯反应水平”,是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的,属于特殊因子;(3)“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4)“类型层”,由特质构成,属于一般因子。各种人格特质可用一个人格维度图表示。
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他在其《人格的维度》(1947)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艾森克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匿名回答于2021-05-25 22:34:27


三因素涵义:

艾森克以大量的人格测量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筛选和区分出用以描述人格的特质。他发现,很难找出绝对独立的特质,一些特质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连贯性,因此,主张用特质群而不是分散的特质去描述人格。他总结提取的人格的三个因素是:

外倾性(内外向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匿名回答于2021-10-10 23:35:5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