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几坐幽居叹寂寥,孤灯掩映度清宵。黄金忽报秋光好。活计扁舟渡北朝。问一下这首诗啥意思?

这首诗大概是写年少时歌酒欢愉,几度想辞家远游;现在于他乡秋夜,独自一人卧听落花声。应该是想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如今的思乡之情。从表达的意思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细读之下,会给人一种很“平”的感觉,虽然有对比,但年少的欲辞家与如今的思乡之间的张力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我尝试分析一下,如果有错漏或者过分解读的情况,还请海涵。 第一句“年少清宵歌共酒”,其中的“清宵歌共酒”是想与后面的秋夜听落花形成对比,以年少的通宵欢娱反衬如今的深夜寂寥。想法很好,但是在语句上有一些问题,“清宵”是清静的夜晚,与歌酒这样热闹的场景显然不搭,而且“歌共酒”太过单薄,没有同样是写年少欢娱的蒋捷那句“红烛昏罗帐”有意境。绝句体裁短小,如何以少纳多是作者必须仔细考虑的事情。 第二句“几携书剑欲辞家”,首先一个单独的“几”,这里应该作“几次”解,比较少见,读起来有一点别扭,不过可以接受。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一句与上一句有什么关系呢?承接吗?并列吗?感觉都不是。从“清宵歌共酒”突然跳转到“几携书剑欲辞家”太过突兀,失去了连贯性,这就使得第一句的作用变得很小。 第三句“而今异土逢秋夜”,单独来看,这句话我没看出有什么问题,作为转折句,没有出彩,也没毛病。 第四句“独卧南楼听落花”,这句是全诗的灵魂所在,点出主旨,营造意境,以含蓄蕴藉的手法,想要给人意味无穷的感觉。但是毫不客气地说,这句诗没有达到它的目的。着重批评一下“落花”,先不提落花大多在春天,与上句秋夜意象不是很搭,就说既然主题是思乡,为何不用一些与思乡有关的意象,而用仅仅能表达孤寂闲愁心情(指得是在这首诗中)的落花意象呢?还有,落花无声,你如何听到呢?你所听到的必然是风吹雨打之声,但是作者又没有写出,这使得那种冷清的意境没有直观地展现在读者前。所以,作者从古诗里面摘出的一些词语组成的这句诗必然是很空洞的,无法打动人心。 另外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每一句都平平无奇,整首诗自然也不会好。话虽如此,还是要鼓励一下作者,毕竟从前两句与后两句、“清宵歌共酒”与秋夜听落花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还是花了心思的,语言虽然不是很成熟的诗语,但是比网上很多人发出来的顶多算是打油诗的所谓诗歌要好很多。

匿名回答于2019-09-06 04:28:2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