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①颗粒的排列—以理想等粒圆球状颗粒为例,理论上几何计算立方体排列最疏松,孔隙度为47.64%,四面体排列为最紧密,孔隙度为25.95%。 注意:三种颗粒直径不同的等粒岩石,排列方式相同时,孔隙度完全相同。
②颗粒的分选—在颗粒大小不等时,分选差则孔隙度小, 分选好则孔隙度大。
③颗粒的形状及胶结—磨圆愈好,孔隙度愈小,胶结可以降低孔隙度。
④考虑粘性土的结构孔隙及次生孔隙。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匿名回答于2019-06-16 03: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