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妄自菲薄、扪心自问、洞若观火、自知之明。一、三省吾身
白话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二、妄自菲薄
白话释义: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出处:《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扪心自问
白话释义: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0:24:41
量力而行
成语释义: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扪心自问
成语释义: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扪心无愧
成语释义: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问心无愧
成语释义: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1:01:24
一、三省吾身
白话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译文:曾子说:“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二、妄自菲薄
白话释义: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出处:《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朝代:三国蜀
作者:诸葛亮
译文: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三、扪心自问
白话释义: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出处:《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译文:摸着胸口不感到惭愧和畏惧。
匿名回答于2022-02-05 00:52:30
1.自知之明【zì zhī zhī míng】: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造句: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2.
知己知彼【zhī jǐ zhī bǐ】: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造句:只要能够知己知彼,就可以一切操之在我,轻松主导战局。
3.
心中有数【xīn zhōng yǒu shù】: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造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4.
心知肚明【xīn zhī dù míng】: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造句: 他为公司做的贡献,大家心知肚明,昭昭在目。
5.
度德量力【duó dé liàng lì】:度:估量;德:德行。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造句:做事如果不度德量力,往往是要失败的。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0:00:45
三省吾身、妄自菲薄、扪心自问、洞若观火、自知之明。
一、三省吾身
白话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译文:曾子说:“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二、妄自菲薄
白话释义: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出处:《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朝代:三国蜀
作者:诸葛亮
译文: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三、扪心自问
白话释义: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出处:《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译文:摸着胸口不感到惭愧和畏惧。
四、洞若观火
白话释义:形容看得非常清楚明白。
出处:《尚书·盘庚上》:“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朝代:西汉
作者:伏生
译文:我看待你的感情看得非常清楚明白。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1:01:07
“幡然悔悟”这句成语直接表述了自己由先前的错误认知转化为清醒之后的正确认知过程,短短的四句成语就涵盖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与升华。“幡然”是醒悟的时空描述、“悔悟”则是思维转变的结果。整个过程就是题中所示“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过程”。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1:34:29
1.三省吾身
意思是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出处】《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清夜扪心
指深夜不眠,进行反省。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1:56:49
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豁然开朗,如梦初醒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2:49:08
人最可怕的状态就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够清醒认识自己,就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自己,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成语有:自知之明,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的透彻。
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还有一说就是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的自觉的检查自己。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23:56:37
最常用的就是自知之明,就是自己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这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就得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俗一点讲,就是要知自己几斤几两,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其不足,立于不败之地。
匿名回答于2022-02-05 00: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