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写的《一粒种子》主要讲了一颗种子在商人,国王,军士,富豪手中没有长成碧绿的小树,因为他们种种子只为了自己,而农夫则该浇水就浇水,该施肥就施肥,那一粒种子长成了碧绿的小树的故事。
匿名回答于2019-11-19 01:14:58
主要内容:
《一粒种子》这篇童话讲述了世界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一样大,它开的花儿非常漂亮,而且还有浓郁的香气,什么花都比不上它。不久,国王得到了这粒种子,想象自己将会变成最尊贵、最有权力的人,他很精心地照看这粒种子。可两年过去,种子并没有开花,与两年前一模一样。国王很生气,便把它仍到了窗外。随后,富翁、商人、兵士都得到了这粒种子,他们也细心呵护这粒种子,但种子都没有开花,他们全都放弃。最后,这粒种子传到了一位农夫的手中,农夫种下了种子,把它与其他种子一样对待,种子很快就开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寓意:
这篇童话中的国王、富翁、商人和兵士都想通过这粒种子成为最有权力、最高雅、最发财和升官的人,他们太过于呵护这粒种子,违背种子生长的规律,种子一直没有发芽开花。而农夫并没有期望这粒种子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把它当成普通的种子,像平常一样耕、锄、浇,最后种子终于开花。
扩展资料:
《一粒种子》写于1921年11月20日,发表于《儿童世界》第一卷第8期。
《一粒种子》的作者叶圣陶,创作了很多童话,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作有 《稻草人》、《春宴琐谭》、《倪焕之》。
叶圣陶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匿名回答于2020-04-17 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