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觉得
匿名回答于2019-06-10 07:51:18
秦朝统一中国垫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格局,张学良的西安事变造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还有就是新中国的成立啊,还有就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匿名回答于2019-06-12 07:27:22
这个问题容易回答,历史上重要事件当然有很多。管仲和齐桓公制服了楚国,虽然楚国并不服气但是这个事件促进了国家统一。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有很多很多,鸦片战争以后的事件对今日中国影响力大,一战、五四运动、建党、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核武器成功、结束文革、改革开放、依法治国这些事件中只有依法治国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古代和近代是以权术治国的,封建帝王自身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不完全一致,所以古代近代历史上荒唐事很多!例如割地赔款不妨碍帝王吃香喝辣!帝王有各种莫名其妙的忌讳,无缘无故禁止别人做正常的事。如果做了主上忌讳或者隔应的事情就等于是犯罪了!后果可能是欲加之罪、罢官囚禁、严刑拷打、斩首示众……如果猜对了主上的心思,擅长溜须拍马就容易飞黄腾达了!从1979年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和1982年《宪法》开始依法治国了,跳出了历史周期律!1980年新年起《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施行,避免了许多冤案。韩信、岳飞、于谦、彭大将军他们的案件如果按照现代法律审判,结论就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必须做出无罪判决了!从1980年开始国家就是现代法治社会了!跳出了历史周期律,民众只要守法就行了,没有封建时代帝王那些忌讳。国家与民众充满了活力,干出了更多辉煌的成就,迅速就复兴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15 00:36:52
1.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3.鸦片战争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至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5.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6、 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这个历史任务胜利完成。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转折。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01:10:18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很多,就现代而言,主要是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和采取的重大措施,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面貌换然一新,1935年在遵议召开的遵议会议确立的毛泽东在我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带来了光明,二万五干里长征使革命从胜利走向了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共和国走过了70载光辉历程。
匿名回答于2019-07-21 07:21:39
这个题目太大了,仅从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有许多重大事件发生。
如: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28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第一支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投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等,这些都是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真的是枚不胜举。
自从党的11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各方面在国际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作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能生活在这个国家里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
匿名回答于2019-10-04 18:38:06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太多,但就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辉煌巨著。如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八一南昌起义,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的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卢沟桥事变,一九四五年的中国共产党七大会议,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等。
匿名回答于2019-12-05 06:27:02
由于苏联与中国早期革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苏联曾创办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专门为中国同志培养革命骨干。但是为争夺革命领导权,学校内也存在一些斗争,瞿秋白的弟弟瞿景白就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失踪了。
1925年前后,有许多中国精英学生前往苏联留学,期间莫斯科东方大学就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阵地。据资料记载,东方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学校,而瞿秋白也曾在该校任教,讲授马列经典。
在校任教期间,瞿秋白教出来了许多对中国革命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精英,他们中就包括罗亦农、少奇同志、任弼时、肖劲光、王一飞等人。正因为如此,瞿秋白在党内也素有理论家的称号,这一切都最终促成了瞿秋白在中共六大的成功登顶。
1925年前后,苏联政府为加强同中国同志的关系,决定在莫斯科开办一所以孙中山命名的大学,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成立后,曾吸引大批中国知识青年赴苏联学习,其中就包括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和瞿秋白的胞弟瞿景白。
提起瞿景白,大多数人可能有些茫然。可实际上,瞿景白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瞿景白生于1906年,是瞿秋白的二弟。五卅运动爆发后,瞿景白毅然跟随兄长参加革命,成为中共五大、中共六大的重要参与者。1928年3月底,瞿秋白携胞弟前莫斯科筹备中共六大,期间,瞿景白也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迅速成为中山大学著名的学生领袖。
纵观瞿秋白的悲剧一生,可以说与王明与米夫这两个人撇不开关系。米夫其人,笔者往期的文章中已有过论述,现在不予深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米夫极其强烈的政治野心却长期左右了中国的政治革命。据资料记载,从1927年米夫就任中山大学校长开始,瞿秋白与米夫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诚然,在中共六大上,米夫对瞿秋白进入高层确实起了推动作用。这一点,瞿秋白并未否认,但米夫就此要中共领导层绝对听命于他,这是不可能的事。尽管瞿秋白的书生意气并不像陈独秀那样强烈,但其骨子里的文人气质决定了瞿秋白有着起码的操守。作为下级,瞿秋白不会当面顶撞米夫,但当米夫妄图用他那管中窥豹的方式指导中国革命时,瞿秋白积攒已久的怨气爆发了!
面对瞿秋白的反抗,米夫自然恼火不已,但鉴于没有合适的替代者,米夫还是压住了火气。正在这时,严重影响瞿秋白命运的另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中国人王明。与米夫一样,王明同样也野心勃勃。为达到登顶的目的,王明一入校就讨好米夫,并迅速成为米夫的得意门生。本来,王明的野心,与瞿秋白没有太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毫无关系,但瞿秋白确实挡了王明亦或是米夫的路。因为当时瞿秋白是党内公认的理论家,而米夫一向以中国问题专家自居,如果要在精神上控制中共,就必须除掉瞿秋白这个拦路虎。
于是,在王明的谋划下,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暗算即将开始。事实上,对于王明的所作所为,正在中山大学学习的瞿景白心知肚明。据中山大学留学生陆立之回忆:“有一次,我们经过王明居住的小屋时,王明赶快笑脸相迎,他以为我们也是去投效他的。结果,当时景白(瞿景白)一股正气,冲口而出,什么东西!”确实,相比于兄长瞿秋白的唯唯诺诺,瞿景白却显得敢作敢为,他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
经此一遭后,王明对瞿秋白兄弟的怨恨更深,时刻准备将瞿氏兄弟置于死地。1929年,斯大林为维护统治,在党内发动“清党”运动,这一运动很快波及全国。王明意识到,清党不正是期待已久的机会吗?于是,王明及其同党在中山大学大搞清党运动,弄得学校乌烟瘴气。瞿景白一看,怒不可遏,一气之下将他的党证退给区党委。
然而,就在他交还党证的那一天,他失踪了。同伴们后来推测瞿景白可能早已遭遇不测,瞿秋白其实也明白,在当时严峻的情况下,瞿景白的激进之举,是绝不可能逃生的。但革命还得继续,瞿秋白强忍住悲伤,继续同米夫、王明一伙作斗争,这一斗,就是一辈子!
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中的斗争可以说是苏共内部政治斗争的延续,而瞿景白正是这场斗争中的牺牲品。长久以来,支持王明的少数派与支持瞿秋白的多数派的斗争日趋激烈,双方的矛盾在苏联清党运动中陡然爆发,因此,瞿景白的失踪就是对瞿秋白等人的警告和教训!
匿名回答于2021-01-17 21:20:38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1.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3.鸦片战争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至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5.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匿名回答于2020-04-11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