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匿名回答于2021-11-10 11:30:49
主要是考察小说环境的作用,环境又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风雪描写是属于自然环境:
①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构成散文的背景旋律,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④具有象征意义,象征前进路上的困难障碍。
例如高中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的作用:
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第一点,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第二点,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匿名回答于2021-11-16 0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