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进性
在莫尔的理想社会中,既有劳动的任务以创造集体财富,又有学习任务以提高知识及技术水平。这些就是列宁所称许的“伟大的老空想家们提出来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柏拉图不能预见到一个富裕的公有制社会,反而认为富必然带来懒。他把公有制局限于社会上的一个等级。而莫尔则要推行一个公有制的社会,一个公有制的国家。莫尔的基本论点是:财产私有为社会上万恶之源。这个论点的深刻性远不是柏拉图所能理解的。
在近代的第一部社会主义作品中,就已经提出了消灭城乡对立的问题,虽然方法是很原始的。
《乌托邦》这本书的另一个方面也有同样重大的意义,这就是在论证社会主义原则时所采用的方法。莫尔是第一个剥掉“共有制”的宗教外壳的人,是第一个从理性出发论证“共有制”的人。
2、局限性
莫尔关于公有的观点固然令人惊喜,然而莫尔毕竟是他的时代的产儿,他的观点带有极大的时代局限性。
他看不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莫尔的未来理想社会既是建筑在手工业家庭作坊上面,当然就不可能实现以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基础的公有制社会。他的那些设想恰恰是他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
他的思想中还保有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思想的残余, 他看不到劳苦群众有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
虽然作者口口声声说主张男女平等,可文中多处与此矛盾。“可是每逢末了的节日,在赴教堂前,妻子伏在丈夫的脚前,儿女伏在父母的脚前,对于自己的过错或失职认罪忏悔,乞求宽恕。”“妇女担任教士不受排除,但当选的仅限于老年寡妇,为数极少。若教士为男性,则其妻子必须是全国最优秀的女性。”
乌托邦缺乏科学根据,只能是一种“空想”。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关于战争的描述中,“有时乌托邦一方阵地动摇,在溃退中,情况很是危急,而敌人却正一路冲上,要杀要抢。然而教士介入的结果,杀戮就防止了。”教士的作用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战争这样容易制止,还会这样轻易发生吗?
由此可见,莫尔只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进步意义的见解是他自己的,局限性是属于他那个时代和他所属的阶级的。
匿名回答于2021-07-22 06: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