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是指血液的成分中表面抗原的类型,通常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的抗原的类型,与人类的临床密切相关。
比较熟悉的就是红细胞的ABO血型及RH血型。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上,抗原是否有存在抗原A、抗原B。将血液分为四种类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就叫A型;有抗原B,就叫B型;若同时存在抗原A和抗元B,就叫AB型;两种抗原均没有,叫O型。我国居民中A型B型及O型的各占30%,AB型仅占10%。
RH血型是在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样的抗原称为RH阳性的血型。在大多数的汉族人当中,RH阳性的患者是占99%,RH阴性的人仅占1%。
如果去医院进行血型检查,一般50块钱左右就能查到ABO血型及RH血型。
匿名回答于2021-09-18 22:09:09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表面的抗原类型(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通常,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血型的划分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人们熟悉的血型系统有ABO血型系统和红细胞Rh血型系统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型。常用的分类方法是ABO法。众所周知,人的血型各有区别,血型是由人红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同源(或表型)抗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的组合,红细胞抗原决定簇是诱导同种免疫和异种免疫应答的关键所在。
“血型”这个概念的提出,还要追溯到1902年。彼时,病理学家、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首先提出人类血液分为不同类型。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型是血型抗原的遗传性状。狭义上,血型是指个体间红细胞抗原的差异。但已知个体间除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甚至某些血浆蛋白外,在个体间还存在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个体间血液成分抗原的差异。事实上,血型在许多领域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未来血液特异性功能的探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血型不仅在输血方面,而且在遗传学、法医学、民族学、疾病抵抗、器官移植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在输血前必须检查病人(受者)和输血者(供者)的血型,并进行交叉配对试验。在临床医学中,除了输血和移植免疫外,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特异性抗体也需要血型知识和相关技术的有力支持。
在鉴定一个人的血型时,通常使用特定的人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每个血型系统都是独立遗传的,控制血型系统的大多数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目前已发现35种人血型系统。但在临床试验中,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具有更加重要的临床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1-09-18 22:17:52
血型是指血液的成分中表面抗原的类型,通常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的抗原的类型,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
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所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匿名回答于2021-09-18 22:22:37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
ABO血型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如:在A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我国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占约30%,AB型仅占10%左右。
Rh血型
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样的抗原称为Rh阳性血型,不含有此种抗原则称为Rh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人民中,Rh阳性血型约占99%,Rh阴性的人仅占1%左右。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已发现40余种Rh抗原,其中D抗原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匿名回答于2021-09-18 22: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