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阐明一点,方言和口音是两回事!好多东北词汇都通用!即便不常用但是意思都差不多,东北话最好区分的就是口音,东北话有好几种口音,黑龙江基本上区别不大,但个别城市一些字音节平翘不分!再说居中的吉林省,靠近辽宁一带的地方,口音带点弯,偏辽宁重一点,比如白山市,辽宁省的口音就区别大了,基本上隔一两个城市就不一样,大致以锦州为界,锦州以北口音话尾音偏向下发音,锦州开始口音尾音上扬,到了鲅鱼圈附近口音又变了,就拿大连来说,如果仔细听你会发现市区和周边郊县口音都有区别!除了现在的东北三省,还有好多地方也说东北话,比如内蒙古部分地区,河北部分地区,也属东北方言分支!如果非要说东北地区哪里说的话最接近普通话,那就是哈尔滨和长春了,这是我踏遍东北大地对东北话的认知,可能不全面但也仅供参考!
匿名回答于2019-06-22 06:39:23
因为康熙年间修订的康熙字典。就诞生了满洲正音,
所有在京官员,八旗子弟和地方官员都要学习康熙字典的满洲正音。而东北地区居住的人就是八旗子弟。至于
后来闯关东的人,在康熙~张作霖时代,通通是给蒙古王爷,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八旗子弟的地主打工的家丁。自然也讲满洲正音!后来修建中东铁路也是如此!
今天北京,承德,东北方言比较接近普通话。就是因为所有八旗都驻扎在这三个地方(首都北京城内,热河行宫的承德皇家避暑山庄,吉林将军府,龙江将军府,奉天将军府,内蒙古的蒙八旗王爷府)
现代普通话继承于康熙年间的满洲正音
的北京城,北洋政府!
而现代的东北方言,承德话也是满洲正音分支的祖辈延续!
有兴趣的人可以听听末代皇帝溥仪的说话声音!
匿名回答于2019-06-22 07:24:35
大家一听就能听出是不是东北人,因为口音,但是东北人说普通话很标准,吐字清晰!
匿名回答于2019-06-22 09:06:31
东三省的原住民应该是满族和蒙古族,还有其它的一些少数民族如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达靰尔族、还有少量的俄罗斯族等等,他们都有各自的语言,但随着满清入关和清朝的灭亡,从山东、河北大量的汉族涌入东北,俗称闯关东,实现了一次各民族的大融合,满族等其它的少数民族语言也逐渐消失,可能七十多岁以上能说出自己民族的语言吧!只有蒙语、朝语还有所保留。
东北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也融合了其它民族语言的译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系,但三个省中区别不大,都能听得懂,只是语气有所不同,吉黑两省基本一样,辽宁复杂些。但为什么三省区别不大呢?主要是东北话穿透力强,性格豪爽,善于交流,语言的感染性强,自成一体,所以东北人在东北不分地域,只区别关里和关外!
东北话能说不是方言吗?没办法!只是大部分被国家改为普通话了!如果没有规定和普及普通话,各地区听东北话也不一定听得懂,所以普通话的推广对各地区的交流和认同感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至于东北的方言,除了大部分被规定为普通话以后,其实还原滋原味的保留了一些,如波棱盖儿、胳膊肘儿、大、小腿肚子、脑袋瓜子、大脖梗子、土坷垃、得瑟、忽悠、样的二怔的、损色(s ǎ i)、晌午头、下晌儿、半拉子、掏灰耙、二尺钩、拉帮套、劈p ǐ 犊子、 扯犊子等等,既生动又形象,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欢迎下面留言!
匿名回答于2019-06-22 19:45:28
先说说东北都包括哪些地方。东北一般是指长城以外东北方向。原来多指东北四省。热河,辽宁,吉林,黑龙江。现在多指两市,三省,四盟。两市河北的秦皇岛(部分),承德。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盟内蒙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通辽),诏乌达盟(赤峰)。再说说普通话,普通话是以东北方言和发音为基础,采集地在河北承德的滦平县。当年满族人进京后把当地的语言与北京话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语言,后来有相当一部分人迁出北京。这部分人的多数落脚在河北的承德,吉林的吉林市,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一带。所以这些地方的人说话最接近普通话。最后说说东北方言和特殊发音。东北方言里包括很多外来语,日语,俄语,并受满族话,山东话,河北话,西北话影响。像下水道东北叫马葫芦就是日语的泊来语,连衣裙布拉吉就是俄语的泊来语。膝盖叫波罗盖就是满族语。黑龙江和吉林受山东移民影响但不明显。内蒙古四盟受西北话影响。辽南受山东半岛话影响。辽西受河北的唐山话影响又形成了不同风格。
匿名回答于2019-06-23 01:56:39
与标准普通话接近的是吉林长春和黑龙江的哈尔滨;原先还有承德一带,但现在多指山海关以外的黑吉辽三省;但辽宁纵观全省也没有一个地界与普通话相关,尤其是沿海地区被胶东话、唐山话拐的乱了饿。要说东北话中有很多的方言区别与普通话,就拿长春这的方言来讲吧,虽然有很多早就听不到了,但说出来依然能够听的明白意思:
嘎拉哈、哈了吧、波勒盖、饽饽、埋汰、真亮、取灯等是满语;马葫芦是日语,味得罗、巴鲁、布拉吉、列巴是俄语,小的时候出门玩叫上大街(大gai ),称呼不正经的女孩叫做“马子”,一直认为这两个词汇应是粤语。还有好多的词汇都忘记了,说的人也都老去,所以,长春话越来越和普通话的词汇接近,方言也越来越少。
匿名回答于2019-06-23 12:17:53
你孤陋寡闻了不是,东北三省怎么没有方言,你之所以感觉不明显是因为清朝入主中原,把东北话推广为官话,也就是后来的普通话,东北方言成为普通话的母语,东北方言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流行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大约有一亿多人口使用这种方言。《东北方言大词典》作者,唐聿文,
匿名回答于2019-06-23 15:51:40
所说东北三省是因为有山海关才定义的。这三个省仅仅是地区比邻,而在气候,风俗习惯,口音都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尤其丹东到大连一线的东港庄河,及其周边的辽宁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有方言的。就连辽宁省省会沈阳市都是有苦森森的苣荬菜味方言。相对的,吉林黑龙江两省没有当地特色方言,那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是清末从山东河北等地移民来的。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口语接近普通话略有土著满族的特点!
匿名回答于2019-06-23 19:39:19
题主这个问题不严慎了,先说一下地域,只说当下,东三省包括黑吉辽,相信大家都知道。再说一下各地的语言,对于三省以外的人来说都差不多,那是门因为你和东北人接确的少。先说下黑龙江,这个地方的语言相当不大,不包括外来人口,这个语言很直,给人一种发愣的感觉,有的时候还平卷舌不分。吉林的给你的感觉有点发憨,也带点辽宁的味道但很少。到辽宁那就多,就赵老师说的话大连那边就听着费劲。说到底不是没有方言,是接触的少。
匿名回答于2019-06-25 02:04:33
因为普通话就是满洲话,满洲话是满族人说的汉语北方话。
东北的辽宁西部,锦州以南和河北的唐山方言接近。
黑龙江和吉林的满洲话比较纯正。哈尔滨和长春这两个城市比较独特,因为都是移民发展起来的城市,受周边的原住民影响,还受到移民本身的习惯影响比较大。语言比较接近。
哈尔滨附近的五常是满族人的聚居地,满洲话比较纯正。长春发展比较晚,周边的语言与辽宁差距大,更接近满族人。都是最接近普通话的省会城市。
匿名回答于2019-06-25 06: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