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透明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对不同波长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
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反射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是白色的。
反之,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吸收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呈黑色。
如果一个物体只反射波长为700纳米左右的光,而将其它各种波长的光都吸收掉,那么我们看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是波长为700纳米的光的颜色(即红色)。
因此,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而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玻璃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只透过红光,而将其它的色光都吸收掉。由于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反射、透射的特殊功能,所以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如:光源、距离、环境等因素)就具有相对不变的色彩差别。
人们习惯把白色阳光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效果,称为该物体的“固有色”。
例如绿叶之所以被称为绿叶,是因为它在常态光源(阳光)下呈绿色,因此绿色就约定俗成地被认为是绿叶的固有色。
但在白光下的红花绿叶绝不会在红光下仍然呈现红花绿叶:红花可显得更红些,而由于绿光并不具备反射红光的特性,相反它可以吸收红光,因此绿叶在红光下就呈现黑色了。
匿名回答于2019-07-27 1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