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张辽 乐进 于禁 张郃 徐晃
另有文臣谋士:荀彧 荀攸 贾诩 程昱 郭嘉
蜀国著名武将: 五虎上将:关羽 张飞 马超 黄忠 赵云
其他武将:魏延 姜维 马岱 刘封 关平 关兴 张苞
另有文臣谋士 诸葛亮 庞统 法正 许靖 麋竺 孙乾费袆 李严 董允
吴国著名武将: 五都督: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 诸葛恪
武将:程普 黄盖 韩当 太史慈 甘宁 凌统 蒋钦 周泰 陈武 董袭 徐盛 潘璋 丁奉 陆抗
另有文官谋士:张昭 张纮 顾雍 诸葛瑾 陆绩 虞翻
匿名回答于2019-06-18 04:06:08
谋士,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刘烨,贾诩。
蜀国:武将,关羽,关平,关兴,张飞,张苞,黄忠,马超,马岱,赵云,魏延,周仓,王平,廖化,刘封,孟达,姜维,马忠,阵到,夏侯霸,麋芳,张翼,张嶷,李严,陈式。
谋士: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孙乾,糜兰,邓芝,黄权。
东吴:武将,史太兹,甘宁,周瑜,周泰,吕蒙,丁奉,徐盛,潘章,韩当,程普,黄盖,陈武,董袭,凌统,陆逊,鲁肃,陆抗,羊古,蒋钦。诸葛洛。
谋士:张昭,诸葛谨,陈群,顾泽。
匿名回答于2019-06-18 08:50:45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6:58:44
蜀国有 关羽 张飞 赵云 黄忠 马超 这五位是五虎上将,都是上将军,为大将。还有魏延 姜维 王平 周仓等 这些都是些将军。
吴国有 周瑜 甘宁 陆逊 吕蒙上将军,徐盛 丁奉
韩当 鲁肃等,也都有将军之才。可谓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往往后起之秀很厉害。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9:07:46
张辽:字文远,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曹操麾下五大将之首。其指挥才能在合淝战役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仅以八百精兵就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
乐进:字文谦。本是曹操麾下的文官,后来转为武将,被列为五大将之一。他与张辽、李典共同把守合淝,抵御东吴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于禁:字文则。严谨忠实,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甚得曹操的赏识,被推举为五大将之一。但后来却变得贪生怕死,在樊城被关羽水淹七军擒获后,甚至乞求活命。(惜哉!)
张合:字俊艾,起初是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时,与高览一起投奔曹操。是五大将之一,屡建战功。连诸葛亮也承认他勇猛过人,是蜀国的大患。
徐晃:字公明。曹操部下五大将之一。原为杨奉部下,被满宠说服后改仕曹操。曾经为了援救樊城,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连曹操也为他的果敢勇猛而惊叹。
蜀: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关羽:字云长。桃园结义后,随大哥刘备征战,同扶汉室。他是武勇忠义的代名词。曾斩颜良、诛文丑。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倍受刘备信任,为蜀汉五虎将之首。
张飞:字翼德。随刘备征战,同扶汉室。曾匹马单枪拒曹军于长阪;刘备入川时,他率军出战攻无不克。后被封为车骑将军,是蜀汉五虎将之一。
赵云:字子龙。蜀汉五虎将之一,是智勇双全的勇将。长阪坡一战,怀抱阿斗,视曹操百万军如无物;取汉中时,又单枪匹马击溃曹操追兵,被刘备赞为「一身是胆」。
马超:字孟起,马腾的长子。少年英武,被称为「锦马超」。为报杀父之仇而起兵攻曹,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但最终仍被击败。投奔刘备后,被封为蜀汉五虎将之一。
黄忠:字汉升。原为韩玄部下,曾与关羽激战三日不分胜负。归顺刘备后,在汉中战役中建立奇功,并斩了夏侯渊,成为蜀汉五虎将之一。此后,人们把老当益壮的人都称誉为「老黄忠」。吴:周瑜、吕蒙、鲁肃、陆逊、陆抗
周瑜:字公瑾,人称美周郎。东吴都督,奉孙策遗命辅佐年幼的孙权。智谋高远,是东吴的栋梁。在赤壁之战中,以五万破曹军八十三万大军,创造了以寡击众的杰出战例。
吕蒙:字子明。原是一介武夫,受孙权教诲,学习文武之道,成长为智勇兼备的名将。鲁肃死后就任东吴都督,最早看出陆逊的才干,与陆逊合作,并杀死了关羽。
鲁肃:字子敬。一直主张联刘抗曹。赤壁之战时,辅佐周瑜联合刘备,打败了曹操。与周瑜关系很好。周瑜死后继任都督,肩负重任。
陆逊:字伯言,孙权的军师。用兵谋略不在前任军师周瑜、鲁肃、吕蒙之下。献计夺取荆州,击败关羽;夷陵之战任吴军统帅,击败了来势汹汹的刘备。
陆抗:字幼节,陆逊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说在陆逊父子身上,真是一点没错。在吴凤凰元年,陆抗大破晋一代名将羊枯,使吴又活了七、八年。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22:11:44
蜀: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关兴、张苞、王平、马岱、廖化、魏延
吴:程普、黄盖、韩当、丁奉、徐盛、凌统、吕蒙、陆逊、甘宁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03:38:06
1、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2、吕蒙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3、陆逊
4、朱然
5、陆抗
二、蜀国名将
1、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2、关羽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1]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3、张飞
4、赵云
5、马超
三、魏国名将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2]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3、邓艾
4、张辽
5、许褚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06: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