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刘备樊城战败的原因?

刘备因为太爱惜自己的民众了,不舍得丢弃跟随自己的百姓,就导致自己落败。

匿名回答于2021-04-16 04:00:37


失败原因:1,刘备讨伐大吴之时只为自己的私身利益,别不为国家着想,一心只想为关羽报仇,众多英雄将领劝阻不得,所以不得民心,军中士兵士气不得已高涨。所以必定会输的

2,五虎上将赵云只被派在守护刘备,别不用再大兵之上,赵云的才能发挥的很少,

3,五虎上将黄忠偏偏死的太快,军中士气再一次被下降。

4,五虎上将马超并没有出征,他善于领骑兵,刘备军中的骑兵不得已没有关键人物在,使得在山的地形中频频败于大吴的弓兵突袭。

5,五虎上将张飞死的不是太不应该,使得一猛将得以损失。

6,刘备领兵之时,只把少将张苞关兴放在前锋,这两位年幼不太熟知兵法,使得其他跟随许久的出色老将领不得以衷心打仗,只是,默默的听从于后备之任务,

7,陆逊计策高明,而刘备军中大臣诸葛亮又不随从于刘备,使得计谋这一方面败于大吴。最终造出了七百里烧连营的悲惨结局,使得军中士气最终崩溃,溃不成军,完败大吴。

8,刘备自傲过头,并不把陆逊看在眼里,认为兵力比大吴多就可以胜利,最终因太轻敌损失近70万人马,大蜀收一重创。

匿名回答于2021-04-21 06:29:45


第一、三分兵力,蜀汉的战线拉的太长,兵力过于分散,兵员的调度,物资的转运难度非常大。 樊城之战,关羽至始至终都依靠的是荆州的有生力量。刘备自顾不暇,汉中的兵马一概没有支援到樊城之战,也没有多余兵员去为樊城之战转运物资。

第二、关羽的战略指向存在很大的问题,时机也不够成熟。

第三、蜀汉与东吴处于最敏感时期,同样是时机不够成熟。

匿名回答于2021-04-16 04:01:57


第一、三分兵力,蜀汉的战线拉的太长,兵力过于分散,兵员的调度,物资的转运难度非常大。


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刘备在汉中之战正处于收尾阶段。而诸葛亮又令孟达攻打上庸、房陵一带,才刚刚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战果。与此同时,关羽趁曹操汉中回兵不及,也开始向襄阳、樊城方向进军。因此!蜀汉出现了三线用兵的局面。


对于强大的曹魏来说,三线用兵或许压力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一旦战线拉的太长,增加了物资转运,以及兵员调动的难度,他们很难负担得起。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樊城之战,关羽至始至终都依靠的是荆州的有生力量。刘备自顾不暇,汉中的兵马一概没有支援到樊城之战,也没有多余兵员去为樊城之战转运物资。


关羽剧照


关羽没粮了,根本不能找刘备要,因为刘备自己都忙不过来。所以他只好去抢夺东吴湘关的大米,给了孙权一个最好的出兵借口。


兵力不足了,也不能找刘备增兵,一则远水解不了近渴;二则刘备忙于解决汉中的残余势力,忙于整顿汉中;三则汉中军民人困马乏,即便支援过来,也没有什么战斗力。


于是关羽让刘封发兵支援,但这时候刘封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申家兄弟表面上投降了,实际上仍然占有主动权。被刘封拒绝后,关羽无奈之下,只好自给自足,作出了撤走荆州的驻防重军的决定,把这些人全部投在了襄樊一带。导致了荆州空虚的结果。

匿名回答于2021-04-20 20:17:1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