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差的收敛程度决定了成像质量。成像质量就包括了你说的“分辨率”“锐度”之类的。
像差包括“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场畸变”“场曲”等单色像差,以及色差。
收敛这些像差要提高成像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就是增加片数,以及采用不同光学特性的玻璃。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加入ed玻璃,萤石之类的特殊材质镜片,以及非球面镜。
但是片数增多了,对研磨精度装配精度以及镜片镀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比如有一个镜头有四片镜片,八个界面,那装配误差就会累计四次,面型误差就会累计八次。但如果有十多个镜片,几十个界面,那装配误差和面型误差就会累计很多次,所以越复杂的系统对单个零件精度要求越高。同时镜片的界面会反射一部分光线导致通光量损失,并造成鬼影炫光之类的,这时候需要镀膜来降低界面反射的损失,所以越复杂的系统对镀膜的要求越高。
匿名回答于2019-08-19 05:45:17
大概6种:
1、色差,各种颜色的折射率不同,造成物镜中心与边缘的光线汇聚不在一点上,从而造成像差。
2、球差,为了降低成本,物镜的制作是球面磨制,而能使光线汇聚一点的凸透镜,不是球面的。
3、慧差,由于物镜中心与边缘的像差程度不同,造成带尾巴的分散圈。
4、色散,光线每经过一片镜片,都要产生损耗,大多数直线通过,其余的部分被打散了。
5、畸变,画面中心与边缘的折射角度不同,造成拍摄物体变形。
6、衍射,光线通过阻挡物边缘时时会发生偏转,光圈产生的衍射最大。
匿名回答于2020-03-19 09: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