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4-27 03:59:45
匿名回答于2021-04-27 04:43:30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吕氏春秋·本味》也有所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东汉高诱对之注解时明确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
《荀子·劝学篇》说:“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伯牙是当时的古琴名师,技艺高妙,马为听琴忘了吃草料。《琴操》、《乐府题解》则记有伯牙向连成先生学琴的故事。以上文献所述,皆直指伯牙。现代的《词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明朝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为“俞伯牙”。
匿名回答于2021-04-27 19:00:59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
《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有关伯牙的事
匿名回答于2021-04-27 04: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