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攻破汴京城,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的宝物,《清明上河图》也随之落入民间。这是《清明上河图》第一次出宫。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在攻占金朝和南宋城池同时,元朝人接收了大量的珍贵书籍和字画,《清明上河图》也被幸运地收进了元朝的皇宫。
《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进宫后,很快被内务府的一名装裱匠用掉包计,用一个仿本偷偷地把原作换了出来,然后把原作以高价卖掉了,于是这幅画第二次被盗出皇宫,流落到了民间。
明嘉靖年间,这幅珍贵的名画藏在陆完家里。大奸臣严嵩正四处搜寻,都御史王思质得知后,花800两纹银从苏州人王彪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信以为真非常高兴。严嵩府上的装裱匠汤臣认出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思质,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思质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严嵩在众人面前大为窘迫,以后便寻机将王思质害死,临摹此画的王彪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陆完死后,他的儿子因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隆庆时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进入了明朝内府。这是它第三次入宫,后来被权重一时的太监冯保盗出宫,《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出宫再度流落到了民间。
清朝时,这幅画先后由乾隆进士陆费墀、毕沅收藏。后因毕家抄斩,《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宫。
1911年以后,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并由溥仪带到长春。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溥仪在仓皇溃逃中,将《清明上河图》流散到了民间,第四次散出皇宫。
1946年解放长春以后,解放军干部张克威同志,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
1947年,张克威同志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林枫同志。
《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从此,这幅历尽磨难的名画找到了永远的归宿。
匿名回答于2022-08-31 00: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