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请问什么是作物营养临界期?

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影响最大的时期。

作物在营养临界期对某种营养成分需求的绝对值虽然不多,但很迫切,如果该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失调时,作物生长所受到的损失,即使以后供应这种养分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也难以纠正或者弥补。

作物营养临界期,多出现在作物发育的转折时期。一般地讲,各种作物的生长初期对外界环境条件较敏感,此时胚乳中贮存的养分已消耗殆尽,必须及时供给充足的养分才能维持幼苗的正常发育。

作物的氮素营养临界期,水稻在三叶期和细穗分化期;小麦在分蘖期和幼穗形成期。这个时期适量供给氮素,就能增加分蘖数,为形成大穗打下基础。

缺氮会减少分蘖数和籽粒数,即使以后多补给氮素,也只能增加茎叶和提高粒重,而不能增穗、增粒。

相反,氮素过多,则无效分蘖增加,造成穗中子粒少或倒伏而减产。

玉米的氮素营养临界期在穗分化期。此时缺氮或氮素过多,都会造成穗小而减产。而供给适量氮素则穗大、花多、子粒也多。

棉花的氮素营养临界期在现蕾初期。此时缺氮植株生长矮小,果枝短,并引起蕾铃脱落;氮素过多,易造成茎叶徒长,导致花蕾大量脱落。

作物的磷素营养临界期在生长初期。

冬小麦、水稻在分蘖始期,棉花、油菜在幼苗期,玉米在三叶期。

此时缺磷,水稻和小麦根系细弱,分蘖延迟或不分蘖,容易形成“小老苗”;棉花叶片呈暗绿色,现蕾推迟,霜后花多;玉米基部叶片和叶鞘呈紫红色。

作物苗期因缺磷,生长受到抑制,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

钾素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形成期。分蘖期茎秆中含钾(K2O)量在1%以下时,则分蘖停止。

幼穗形成期如含钾(K2O)量在1%以下,则每穗子粒数量显著减少。

匿名回答于2019-06-25 00:09:2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