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幅度浮动价格,由国家规定中准价和上下浮动幅度,由生产经营者在规定的限度内自主定价。
2、限度价格,由国家规定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由生产经营者在限价的范围内自主定价。
3、协议统一价格,由产地物价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工业、商业、外贸和农业等产需各方协商议定的价格,在产地统一执行。
4、衔接协商价格,由毗邻地区有关部门协商衔接,在毗邻地区分别执行的价格。
5、行业协商价格,由本行业生产经营者协商议定,经物价管理部门批准备案,在本地统一执行的价格。
6、提价须申报批准的价格,主要对某些严重供不应求的重要商品,为稳定物价所采取的措施。市场调节下的企业定价属于自由价格,按买卖双方在具体价格确定中的作用可分为单方面的企业定价和买卖双方的协商议价两种。单方面的企业定价是指价格由买卖双方中的某一方来确定,而另一方可以不接受,但又不能直接改变对方确定的价格。买卖双方的协商议价,是买主与卖主之间通过讨价还价确定的价格。
匿名回答于2019-09-26 04:54:52
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产品研发、制造、存储、原材料、运输等成本。
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很多,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企业外部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 因素。大体上有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因素和其他因素方面
预期利润。在成本确定后,企业也可能有一个固定的预期利润百分比。
资金周转。需要企业资金周转快就得把价格定在对用户最有吸引力的水平上。而最有吸引力的价格水平,利润却并不一定是最大的。
供需情况。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就可以随之向上浮动。
品牌形象。企业或品牌专注于高端市场,提供最高水平的产品或服务时,价格与成本可能基本无关。
竞争对手价格。随着信息流动越来越透明,尤其是在网上作价格比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竞争对手的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自身的定价。价格降低甚至可能降低品牌形象及销售情况。
促销策略。各种形式的促销、打折、优惠组合运用都将影响产品最终定价。
匿名回答于2020-04-11 04:05:24
产品自身的因素 该产品是否是不可替代的,在消费者心中的重要程度如何,日常使用的频率怎样,越重要越不可被替代,消费者就越觉得敏感。
2.
经销商的价格策略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程度; 增加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方法,如大幅度的提高客单价或者涨价,或者非整数法,原价100元的商品改成99.9元对外销售;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比如价格为199元的T恤,旁边陈列一件599的同类产品,你能第一反应出谁贵谁便宜吗?其实是后者的单价稍微贵了点,并不是第一件商品便宜了;
3.
消费者自身的原因。 这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消费者个体差异,导致其到价格的敏感度千差万别,同样的价格,不同的消费人群自然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
匿名回答于2021-07-15 04:57:40
研发包括设计,商品在设计成型之后,研发成本就基本定性了。
制造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的损耗和人工效率。
一旦产品研发完成,后期制造环节中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基本固定了。
销售环节涉及到仓储、运输、市场营销等成本。
这三大成本影响着产品的定价,影响着市场的销售量,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的发展。
因此,供应链环节的成本控制,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匿名回答于2021-07-15 05: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