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羞愧;惭愧。
《孔雀东南飞》:“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乐羊子妻》:“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惭德】内愧于心的品德缺陷。
【惭服】惭愧而心服。
【惭惶】惭愧惶恐。
【惭恚】羞愧恼恨。
【惭郝】因惭愧而脸红。
【惭忸】羞愧。
【惭惕】羞愧忧惧。
【惭怍】惭愧
匿名回答于2022-06-17 21:50:41
本义:羞愧[4]。如:惭愧、羞惭、惭色、惭惧、惭怍、惭赧、惭颜、自惭形秽。[5]
衍义:又用作姓[6]
〖形〗羞愧 [be ashamed]
富者有惭色。——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羊子大惭。——《后汉书·列女传》
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资治通鉴·汉纪》
又如:惭愧;大言不惭;惭叹(惭愧感叹)[7][8]
【惭愧】cán kuì
〖形〗
❶[be shamed] 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深感~|~万分
❷谦辞,多用于受到别人称赞表示不敢当。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惭色】cán sè
〈文言义〉〖名〗惭愧的神色
【惭颜】cán yán
〈文言义〉〖名〗惭愧的表情
【惭怍】cán zuò
〈文言义〉〖形〗[ashamed] 惭愧
成祝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聊斋志异·促织》[7]
匿名回答于2022-06-18 0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