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工具,记录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已有成果,传递着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越发达,语言文字的应用就越广泛,与社会的关系就越密切。
4、普通话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是知识、能力和良心修养的综合反映。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21:36:54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21:57:21
以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例,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22:03:10
1、教师如果你想要考教师资格证,就需要在领证前拿到普通话证书,语文科目最特殊,报考的人需要满足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其他老师的要求就偏低,但也要满足二级乙等以上水平。除了语文科目,对普通话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学生都能考二级乙等。
2、播音主持如果你大学是播音主持专业,就必须要参加普通话考试,等级要求比较高。如果你的等级越高,越有利于未来找工作。你的本科专业不是播音主持,但是想要去正规的电视台、广播站工作,或者想成为演员,就更需要考取普通话证书,要求不低于一级。
二、对日常交流、找工作的作用
上大学,学生天南地北,普通话就成为了交流的必备条件。考普通话证书,既可以让自己专心学习普通话,也可以考察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与同学交流,以后工作与同事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
找工作的时候,普通话也是一项隐形指标,如果普通话不标准,同事、客户都听不懂你说的话,那公司肯定不愿意录用你。如果考过了普通话证书,达到一定等级,有利于正常的交流,可以顺利找到工
作。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2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