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养学习需要,学习理想和学习兴趣,转化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学习感到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是转化外在动机为内在动机的强有力的心理因素,同时,由需要而来的学习动机也是强有力的,因此教师应配合家长做好说服动员工作,使他们明白,祖国建设需要大量有知识的人才,有知识的将来也会有较美好的前途,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使他们对学习怀有崇高的理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他们自觉自愿,主动努力学习。
3.树立榜样 如果让某一学生看到别人因学习成功而受到赞扬,就会使他同样的学习行为得到强化,不断地刻苦钻研。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吧成绩好的公布上榜,利用榜样的力量来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争取最好的成绩而受到表扬。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知道学习不如爱好学习,爱好学习不如乐于学习。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后天培养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发展并指导学生提高社会国家所需的兴趣。
4.是运用学科特点,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激发并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各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也都总有那么些枯燥乏味,不易直接引起学生兴趣的东西,如英语的词汇记忆。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 ,凡是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死板或教学内容过浅过易,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直至昏昏欲睡而过难过深的教学内容,也会降低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利用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匿名回答于2019-09-10 22: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