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枪杆最适合的尺寸是多少?

一般的枪长度是不低于本人身高加胳膊的长度(站直,胳膊向上伸直,枪尖不低于中指指尖)

根据你的身高来定,不好说的,你最好量一下,比如我的身高加胳膊是2米三,枪长2.45米

匿名回答于2020-12-09 04:14:14


五米左右吧。主要对付骑兵的。臂力一定要有力气。没劲的人拿不动。

匿名回答于2022-06-14 07:43:33


3~5米之间

在古代中国,长杆兵器以3~5米的为主。这其实还是妥协的结果,而不是长度够用。

因为长枪受材料的限制,越长就越重,越容易弯曲,使用起来越不方便,过重的枪对步兵来讲,行军打仗都是负担。

所以一些国家只用3~5米的长枪。我国从战国时代到近代,使用5米长以上的长枪的情况并不多,大多数情况结阵用的都是3~5米的长枪。

按照《考工记》里记载: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意指无休止)又以害人。

意思就是说长兵器不能超过人身高的三倍,如果以人均1.7米算的话,那么长枪的不应超过5米,超过5米就过于笨重,在战场无法发挥; 又根据《太祖实录》,枪的长度在一丈三尺(明尺),也就是4.16米。

明代明吴殳的《手臂录》里给出了理由:其劲如铁,根大逾握,削之使就手,渐细至尖,尖径半寸,握 于根前三尺,衡之正平,居重御轻,用之乃得灵变,过丈二,腰必软,欲腰不软,根太大,不可握矣。就是说长枪如果太长(超过一丈二),腰(枪杆中间)就会软,枪杆处于弯曲状态。另提一嘴,古代选枪杆的原则是硬且韧的木头,以“稠木”为宜,传统武术抖得跟面条一样的白蜡杆质地太软,是不能上战场的。

其实在明朝时,一些武术流派确实有超过5米的长枪,但是并没有投入到战场。明朝战场上使用的超长武器也就是戚家军的狼筅,长度达5米。但是狼筅使用方法和长枪不同,只是为了给小队提供掩护,并不提供主要的伤害输出。

狼筅在作战小队中提供掩护的作用,所以要长

再比如汉代到隋唐时期作为重骑兵主要武器的马槊,长度有明确定义,即至少要达到丈八长(汉代的长度),即4.15米,这个长度已经非常可观了。这种枪考虑了战马高速运动下碰撞的冲击力,因此杆的韧性非常好,但代价是工艺十分复杂,制造周期非常长。

匿名回答于2022-06-14 19:13:0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