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2-11 08:15:33
匿名回答于2021-02-11 08:15:47
对于这两句话,我是这样看待的,他们都有道理,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
首先,“有为才有位”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强调的是个体主观方面的因素,它强调每一个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力地施展自身的才华,才能获得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才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种说法有利于引导和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为谋得一定的地位而不断向上,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当然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一方面,有为才有位,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讲,先有相应作为才去为这个作为配备职位,会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和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也不利于各部门的合作。
其次,有位才有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即只有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一定的地位和条件,每个人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所作为,强调的是社会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应该尽力为有才能的人提供发挥的条件,使人尽其才,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句话对于目前的就业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刚刚毕业的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先就业,找个立足之地,在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待条件成熟后再行择业,向更好的单位“跳”,取得更大的作为,以实现人生的步步高。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就业难,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当然这句话也有其片面性,片面地强调社会条件的重要性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不利于个人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当然“有为”与“无为”、“有位”与“无位”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两句话并不是那么绝对的。一个成熟的社会必须追求两者的和谐统一,既强调有为才有位又强调有位才有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人才辈出,生机勃勃。
作为一个领到者,要努力在生活中做到这两方面的统一,既重视培养人才的自身素质,使他们“有为才有位”,不断积极向上,以谋求适合的职位;也会重视外部环境的作用,努力为他们提供各种地位和条件,使他们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匿名回答于2021-02-11 08:20:10
古往今来哪个皇帝、统治者不是通过浴血奋战击败无数对手才坐上宝座的?征战谓之有为,登基就是有位,因有为而有位,自其然也。或曰其二世后世皆无为而有位则何如?不尽然也,庶而代长,有为而代也,女代男亦此也,非太子必位也。有为无为较之明也。
有位其才则光,济世才也,有才也。无位其才则泯,庸才也,实无才也。
匿名回答于2021-09-14 01:35:20